返回第六章 定计(第1/3页)  奋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适应如何,不适应又如何;来到这个时代,已成事实,即便回头也找不到路,想的再多已是无用。还是先顾眼前吧。

    抛开杂乱的思绪,尽量使自己复杂的心情平静下来,郑钰又想起了眼下,此时自己手下几十号人如何生存,如何能在这乱世之中立住脚。

    四十七个手下,十几杆长枪,数把腰刀,十余两碎银子,勉强还够吃一顿的干粮!这就是自己麾下全部的家当!想到这,心情又变得沉重起来,唉!穷家难当啊

    几天的奔波劳苦,生死较量令郑钰疲惫不堪,不知不觉胡思乱想中一股困意袭来,暂时压制了脑中杂乱的思绪,昏昏沉沉的睡了过去。

    谁也没能想到崇祯八年二月初七夜里,在这个名不经传的小村庄内发生的一切,成为了后世无数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些东倒西歪,酣酣入睡众人也没有意识到,短短数年后,他们中幸存的人皆成了名动天下的人物。从生死难料,食不果腹;到封妻荫子,青史留名!

    他们与郑钰一起见证了一个时代,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宏图,在华夏五千年里留下浓重的一笔!被后世史学家争相传颂!

    也让这个平凡的村落有了一段不平凡的往事记忆!

    史称“中庄起义!”

    不知睡了多久,便被人唤醒,郑钰睁开眼见是金魁,又扫了下四周见众人都已醒来,皆把目光投向自己。

    郑钰翻起身,对着睡眼惺忪的众人点点头,见天光大亮,便开口问道:“是何时辰了?”

    “大哥,卯时刚过,已是辰时了!”金魁答道。

    辰时初至,也就是后世的七点,这些天连日奔波,在这个陌生的世界,精神长期处于高度集中,根本没睡过一个好觉,无数次夜间猛然惊醒,折腾的自己几近崩溃,经过昨夜平稳的一觉,感受多日来的疲惫之感此刻减轻了许多。

    “大哥!大哥!”见郑钰沉默不语,金魁开口喊道。

    “嗯?何事?”郑钰随口说道。

    “大哥你咋了,大清早的失魂发楞,无半点精神,莫不是昨夜受了风寒?”金魁关切的问道。

    “无事,无事,兄弟且放宽心!”见金魁如此说,郑钰心下一暖答道。

    “那个,呃,大当家弟兄们都醒了,咱们接下来该往何处勾当,大伙就等你一句话。”见他二人扯起了闲白,杨国柱不由得急声问道。众人见杨国柱如此说,事关前途命运,皆用询问目光看向郑钰。

    关于下一步的打算,郑钰夜间反复思索,若像流寇那般四处劫掠,流动作战非是长久之计,况且明末率众起义者无计其数,大浪淘沙,物竞天择,多数人倒在了半途中,化为了历史的尘埃,最终闯出一番名堂的唯有李自成,张献忠等人。

    虽然李张二人目光短浅,且缺点瑕疵甚多,最后落得个兵败身死的结局。但自己来自后世了解这一时期历史走向,能够看破历史的局限性,并顺应潮流抓住机遇。

    可世事复杂多变,在这个时代能生存到哪一步也是无法预料的,世事无常,人不可能超脱天地自然,在前世无论是网上论坛,又或是饭局酒桌上无数次的总结评判这段历史,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仿佛人人都成了经天纬地之才,皆有力挽狂澜之能,但这一切终究是信口开河,纸上谈兵,此刻身临其境,即便多了几百年的见解,郑钰也不敢认为自己会强过李自成张献忠。

    不过前人之事后事之师,以往的经验教训,并非没有可取之处的,枪打出头鸟,刀砍地头蛇,高筑墙c广积粮c缓称王,这一条条前人总结的经验便是黑夜里指引的明灯。

    因此郑钰盘算已定,决意夺取一处存身之地,先经营一处,积蓄实力,稳扎稳打,伺机壮大。

    不过话还得两说,世事无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