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章 拜见县令(第1/3页)  清末兵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因为书房自带的隐蔽属性,使得不能再白日昭昭办的事情,尽在此地,虽然是传播学问,钻研圣人句读的所在,但是悄悄摸摸做点上不了台面的勾当,在圣人像下,书气雅致的环境里,显得也不那么肮脏了不是。

    县令在打量杨旭的时候,杨旭低眉顺眼的规规矩矩的站立在下堂,李文轩说了声:“坐吧!”又对着门口的随从呼了一声,“上茶!”

    这时候杨旭把手捧的礼盒放在书桌上,双手一拱,说道:“不知老父母喜好如何,小子偶然间得到一块洮砚,特地拿来请老父母品鉴一二。”

    “哦,是吗?”李文轩打开礼盒,一方墨绿色的洮砚静静的伏卧在里面,自己身为一个读书人当然知道洮砚的贵重了,眼见这清丽的外形加上颇为意境的浮雕,显得格外的品性高洁,拿在手里倒是爱不释手啊!这种稀罕物不是自己随意买得起的,看了一会说道:“这种好砚,你应该自己用啊!老夫也不缺砚台。”

    杨旭一看就知道老家伙装清高呢,赶紧打蛇随棍上,说道:“有道是红粉赠佳人,宝剑赠烈士,好东西也得遇明主赏识,在小子手里只能是明珠蒙尘,暴殄天物。”

    李文轩对杨旭的第一印象不错,一位白净高大的后生,五官俊朗身形健壮,还颇为有礼貌,最关键的识得分寸,不像衙门的捕头林鹏明晃晃的一百两的银票直接就递上来,银票是个好东西啊,就是这么张目有失读书人的雅致,本来书房就是圣人治学的高洁之地,平白的被玷污了一下。再加上瓮声瓮气,大大咧咧的江湖做派,颇是不入读书人的眼,两个人放在一起比较,高下立判。

    李文轩微笑着对杨旭说道:“杨壮士来的心意,我是知晓的,我这里给你放开门路,并把你报上府衙,卓力的推荐你,事情成不成,可就要靠你在平阳府的关系了。”杨旭要的就是县令的这句话,不过一次推荐两人,县令就两不得罪还能左右吃好,真是如意算盘啊!杨旭知道也不能说什么?现在就是我为鱼肉人为刀俎,怎么切就看自己的打点了。

    杨旭抱拳向着县令说道:“大人的推荐也是小子的福分,以后万一小子侥幸得中,每个月愿意孝敬大人百两以奉大人日常!”李文轩一听,这可是意外之财啊!原想即使杨旭当上典史也是延续之前的惯例十两左右,没想到这后生大气的多啊!

    李文轩把平阳府的府衙的规矩嘱咐了一下,让杨旭过几日到了府城找府衙的吏房的承经和经历司的经历大人,拜会他们,只要他们点头一切皆可,当然你要是认识知府刘大人或是同知大人,那就板上钉钉了。

    杨旭辞别县令回到家中,想了半天,自己在平阳府过于生疏,只能用银钱铺路才行。手里的钱财除了除了一百两黄金还真没其他的,于是打算今天下午就回赵家甸整理一下。

    招呼着赵江,两人赶着驴车就赶回赵家甸,虽然只是三四天未见,但是到了村口,赵江的兴奋劲就起来了,不知所谓的好像被感染还是真的有感情,杨旭也感到十分的欣慰,暗暗的内心里有一种安全感的东西,不管在什么地方,这里才是家,不要担心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

    几个到田里干活的村民看到杨旭坐着驴车进村,“他六叔回来了!”一个高一辈分的妇人招呼着,杨旭也回道:“是三婶啊!我回来了,”“六子回来了!”赵族长在村边的石墩边上抹面呢。“赵叔好,您老身体还好?”“六哥好!”这是一个和杨旭同一辈分的年轻人,纷纷的打招呼,不一会杨旭就到了家门口,看到赵老汉手持烟袋坐在杨旭家的门口,看着自己招的几个仆人修新屋子呢。

    杨旭上前打趣道:“还用大哥在这里盯着啊?”赵老汉吸了一口烟袋,朝着脚下的转头敲了一下,说道:“怎么不得看着?你买的这几个都不错,还挺勤快的,就是那个叫朱成的小子有点懒,时不时的找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