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 乡村生活(第1/3页)  清末兵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随着五叔的入葬,赵家甸又进入了顾有的平静。每个人努力为自己的生计忙活着,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的季节就是为一年的生计储存希望的时候,每个人像旋转的陀螺一样,杨旭居然在五嫂的田地里看到了林霜,想必林霜的夫家不愿意一个被玷污的女人进门了,昨天赵族长的主持下,杨旭下跪给赵老汉和赵大娘敬酒,俗话说长兄如父,长嫂如母,又拜会众多的亲戚,在众人的见证下在族谱郑重的写下赵旭(杨旭)。随后杨旭大方的拿出十两银子,置办宴席请全村的人吃饭。众人吃的狼吞虎咽,满嘴流油暂且不表。

    今天,杨旭有了自己的新家,新家与五嫂比邻而居。因为赵老汉的一大家子人和兄弟都是上辈传下的宅基地,在一块相邻着住着也就合理了。这是原来赵老汉父母的老宅,就是一间茅草屋加上一个小院子,由于长期没人住已经破败了,屋顶很多地方已经塌陷了。

    赵老汉想杨旭先在自己家里住到春忙结束,然后找村里亲戚一起搭把手修缮一下就可以住了,还不需要花费。但杨旭觉得自己住在赵老汉家不习惯,便自己花了五两请了镇上的泥瓦匠和木工好好的把自己家里修缮了一下,很多室内的泥墙,杨旭直接拆了换成了大木柱子,拉出木板把房屋隔成里间外间,屋顶的茅草全部换成瓦片,外壁的墙壁加厚了一层,全部青砖铺成,里面墙壁和地面也全部铺上青砖,花费直接又让杨旭多花了三两,看的赵老汉直咧嘴。

    看着焕然一新的新家,杨旭觉得很舒心,除了钱花的肉疼,看看院子里新砌的泥墙,这是赵河赵江两兄弟帮忙砌的,拉开院子里厚实的新木门。手里掂着昨天从附近三合镇上买的三斤五花肉和两斤熟的猪头肉,所谓三合镇只不过是稍大一些的村落,人口繁杂,寥寥无几的几家破落的营生,木匠,铁匠,小饭馆兼着卖肉的营生。

    这阵子花销颇大,除去给赵族长的两块金条,自己还剩下三根,清朝时的一斤等于16两,但清朝的一斤大约是550克到580克之间,虽说自己的金条是也是一两一根,那是新时代的算法,折合现在约为15两左右,两条“小黄鱼”折合银子七十多两,在那时可是笔大财啊!

    杨旭心里那个悔啊!就这笔钱自己要当族长的爹,估计那老头做梦都能笑醒。自己搜刮土匪的银两自己试了试三斤多,也就相当于50两,请全村人吃饭,给自己便宜五哥办丧事,接着自己整理房子,结结实实花了27两,手头还剩下23两,可要好好合计一下自己以后的出路了,但是杨旭不是能亏待自己的主,如果落到吃糠咽菜的地步决计会落草为匪,做起事来可能比柳子崖的土匪更狠。

    惦着手里的猪肉,几步路的功夫就到了赵老汉的门口,推门就走了进去,看到赵老汉正在土灶旁拉风箱,赵大娘正在围着灶台贴玉米面饼子,连续吃了几天的玉米面饼子,杨旭实在提不起劲来。

    “大哥,大嫂,做饭呢?”杨旭笑呵呵的说道。老两口看到杨旭进来,应了一句“六弟来了,进屋坐。”

    杨旭把手里的猪肉递给赵大娘,“买点肉,给哥嫂添个菜,猪头肉是熟的,五花肉大嫂切了炒一下吧?”赵大娘接过猪肉,心疼的皱皱眉,“你这孩子,咋天天买肉呢,咱这庄户人家,也就过年买一斤肉解解馋罢了,你这都是天天几斤几斤买?都赶上皇上了!”

    杨旭一听哈哈大笑,说道:“人家皇帝才不吃猪肉呢,人家羊肉,牛肉,鹿肉每天变着花样的吃,一顿饭那是几百个菜!”看着老两口不置可否的样子,杨旭尴尬的笑了笑。

    赵老汉站起来,边蹭了蹭手里的灰,边说道:“就是俺们这地界的刘老爷,这一片地都是他的,人家半个月才吃一顿肉,六弟,不是我这当哥的说你,钱得省着点花!”杨旭当然不能反驳老人家的一片苦心,点了点头应道:“省得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