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5 章(第1/4页)  财富幻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具创新精神"被用来创立了3000家具有特殊目的实体,也就是实施特殊欺诈行为的小公司,利用它们与安然公司自己进行对冲或出售回购等关联jiāo易,使其公司账面上莫须有的业务量始终维持在一定规模上。实际上,由于这些小公司的创立,安然想要其业务量看起来达到什么规模就能达到什么规模。

    这种叫特殊目的实体的小公司在法律上符合美国公司法,假如成立这样的公司真是做一些实际的jiāo易的话。但是如果成立这样的公司只为了与总公司通过虚假jiāo易"制造"营业额、捏造利润,又长时间不被发觉,那么这就会使人们不由得怀疑美国社会监管能力的有效xìng了。实际上,安然通过这类方法,不仅长期蒙骗了美国资本市场上的分析师、投资者、媒体、监管机构,甚至还包括其自己的雇员。

    第25节:信用错觉(5)

    这样的超级骗局并不是小型非上市公司所能做到的,因为它需要大量的律师来钻法律的漏洞,大量的会计师来钻联邦和州政府税收的漏洞,还要摆出自身强大的样子,居高临下地俯视投资者,直到轰然倒地。

    美国的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2002年在《纽约时报》发表了题为《一个腐朽的制度》的文章。他指出,安然公司的崩溃不只是一个公司垮台的问题,它是一个制度的腐朽,包括现代会计制度、独立审计师制度、证券和金融市场制度,以及禁止内部关联jiāo易的规定。安然事件表明,这一制度已经腐朽了。5

    在另一家著名的上市企业--世界通讯公司的丑闻案里,那个事发后非常有名的首席财务执行官苏利文在出事的最后几年甚至直接向属下发出指示,修改财务报表,以迎合华尔街财务分析师的预期,和以前向市场提供的赢利预期一致。这是直截了当地制造赢利的手段,他甚至不需要费力气像安然公司那样成立几千家有特殊目的实体公司,而是赤luǒluǒ地造假。华尔街对其有什么样的盈利预期,他就编出什么样的报表。在各个下属会计部门向他索要修改会计报表的原始凭证时,他的回应往往是这些指令来自高层和他本人的意愿。于是那些经验丰富又有专业修养的中层财务人员虽然知道这个指令违背了公认的会计准则,触犯了法律,但为了保持自己的职位,他们还是一起参与了造假。

    在垮掉前的最后两年,世界通讯公司向外公布财务报告的每股盈利都是参照华尔街金融分析师的预期编制的,以便给市场上的投资者一个经营状况良好、财务稳定的持之以恒的信用错觉。

    美国证券监督委员会前主席亚瑟·李维特(Arthur Levitt)在这些世纪大案bào发前几年的1999年一次讲演中说:"我们看到的是功能失调的关系--分析师(指金融和证券的分析师)'确切地'估计公司的盈利,而又严重依赖公司的'点拨',公司报告则迎合这个估计一致的盈利预期。"6他这话的意思是讲,在上市公司的误导或者是诱导下,资本市场上的证券分析师们与上市企业管理者妥协,进而与他们相互勾结,认可后者提供的信息,分析师甚至与企业串通一气,向金融市场发出虚假的投资信号。

    第26节:信用错觉(6)

    2000年春天纽约股市崩溃和以后长时期的低迷,使这些本来还可以继续的骗局一一曝光。否则的话,人们可能仍然认为美国资本市场的机制是完美无缺的。

    美国经济发展到了今天,过度膨胀的金融资本几乎成了社会发展的唯一激励方式,也支配了社会再生产的其他环节,使得生产、消费、流通与分配之间失去了合理的制衡。上市企业经营者们最重要的考量不是企业的长期发展,而是保持股价不断地上涨,让投资者满意。做不到这一点的话,上市公司就有编造虚假经营业绩、蒙混市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