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5章 郑女事件(第1/2页)  出众风流长孙皇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两仪殿内,李世民正在和房玄龄c温彦博等人议事,内侍急匆匆进来说魏侍中有急事求见。

    待魏征进来,李世民问他:“何事这样着急?”

    魏征道:“陛下身为百姓的衣食父母,常常说抚爱百姓,应以百姓的忧虑为忧,以百姓的欢乐为乐。并且自古以来,有道德的君主都是把百姓的心愿作为自己的心愿。君主住楼台亭榭,就想到百姓应有房屋安身;君主吃着美味佳肴,就想到百姓应该没有饥寒交迫;眷顾妃嫔之时,就要想到百姓也有娶妻成家的欢乐。这些都是国之君主应当经常想到的道义。”

    魏征说了这么多,李世民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禁蹙眉,“魏爱卿,你说的这些朕都知道,但是,你这是什么意思呢?”

    “陛下是不是下了诏书,聘娶郑氏女儿为充华?”

    “是,有什么问题吗?”

    “臣听说郑氏的女儿在很久以前就已经许配给了别人,而陛下聘娶她也没有询问细节便匆匆行事,这事要传到全国各地,这国君之道岂不成了一句空话了吗?虽然臣对此事细节还不太清楚,但是身为陛下的辅佐,对君王的一举一动,都要记录下来,万一因此事损害了陛下的美德,岂不是玩忽职守,没有尽到臣下应该尽的职责?所以,臣不敢隐瞒,还请陛下三四而后行。”

    李世民听了魏征的话有点吃惊,正思忖着,这时房玄龄说道:“郑氏女到底是否许配给陆家,谁都没有确凿的证据,谁都无从晓得,怎么能说是强娶呢?再说诏书已经发出,怎么能中途停止?皇家礼仪岂不成了儿戏?”

    这件事是皇后让房玄龄办的,他必须维护。如果要说没有查清楚的话,也是他的疏忽。

    李世民认为事情虽小,但意义重大,它直接影响到皇帝在民众心中的形象。为了慎重起见,他决定把陆爽本人召上殿来亲自问话。

    待陆爽来到两仪殿,李世民把缘由跟他说了。陆爽却说:“我的父亲陆康在世时,与郑家来往,有时互相馈赠资财,却没有婚姻交涉。外人不知实情,妄自猜想,便传出了这种说法。”

    这时,房玄龄说道:“既然这样,陛下,诏书就没有中途停止的必要。”

    可是李世民却有点犹豫,他总觉得陆爽没有说实话,好像在回避什么。他让陆爽退下,又招来魏征商量。

    魏征笑道:“陛下这回果然是考虑周全了,没有贸然行事。”

    李世民满是疑惑地问:“如果说那些大臣们劝我聘郑氏女是顺从旨意的话,那么陆爽为什么也要这么说呢?”

    魏征不慌不忙,答道:“依微臣之见,陆爽是把陛下等同于太上皇了。”

    “此话怎讲?”

    “当初,刚平定京城的时候,太上皇相中了辛处俭的妻子,萌生爱意。辛处俭当时任太子舍人,太上皇便把他调出京城,任万年县令。辛处俭丢了妻子不说,还常怀恐惧之心,担心头颅不保。现在,陆爽也一定认为,陛下与太上皇一样,所以再三表白,强调与郑女并无瓜葛。”

    李世民恍然,魏征果然厉害,道破了他心中的谜,他微笑着说:“看来,天下人不了解朕的居多啊,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何况是朕?好,朕就让天下人看看,朕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于是,李世民立即发出诏书,诏书中说:“现听说郑氏之女,过去已经接受别人礼聘,先前发出诏书的时候没有详经核查,这是朕的疏忽,也是有关官署的过失。授充华的计划从今天起停止执行。”此诏书一下,很快这件事传遍了天下,人们纷纷称颂陛下的仁爱c贤明。

    李世民回到立政殿,无垢已听说了此事,“陛下,是臣妾的疏忽,没有问清楚。”

    李世民拍拍她的肩,道:“要说疏忽,也是房玄龄的疏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