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1章 庆善宫(第1/2页)  出众风流长孙皇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九月,李世民巡幸武功庆善宫,三十五年前,他出生在这里,度过了他的年幼时光。李世民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感情,不用说,作为当朝皇帝回到故乡,他的心情很特别。在庆善宫,李世民大宴五天,款待家乡父老。

    宴会上,李世民兴致颇高,赋诗助兴,留下了流传后世的《幸武功庆善宫》。“寿丘惟旧迹,酆邑乃前基。粤予承累圣,悬弧亦在兹。弱龄逢运改,提剑郁匡时。指麾八荒定,怀柔万国夷。梯山咸入款,驾海亦来思。单于陪武帐,日逐卫文。端扆朝四岳,无为任百司。霜节明秋景,轻冰结水湄。芸黄遍原隰,禾颖积京畿。共乐还乡宴,欢比大风诗。”

    这天,李世民又在庆善宫举行宴会,就在大家都很尽兴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不太愉快的事情。

    当时,文武官员都按照各自官品的高低,分列坐在了大殿的两边。同州刺史尉迟敬德也来赶来赴宴,却见一个“不识时务者”坐在他的上位,很是不服,他瞪大了眼珠,对着人家说道:“你有什么功劳,敢坐在我的上方?”

    坐在尉迟敬德下方的任城王李道宗忙起身想要劝慰他——因为那人是李世民远族的一位长者,特地被安排坐在那里。

    “吴国公,请息怒”李道宗话还没说完,尉迟敬德的拳头就朝他挥了过去,一拳击中了李道宗的眼睛,疼得他直冒金星。

    “住手!”看到此情形,李世民快步走了过来,宽慰了李道宗几句,又看了一眼尉迟敬德,“哼”了一声,气得拂袖而去。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过了一会儿,李世民派人把尉迟敬德叫到了寝宫,很不客气地对他说道:“你看看你,竟然在大殿之上撒野,成何体统?”

    尉迟敬德低下了头。

    “我读《汉书》,发现汉高祖的功臣能够保全自己的很少,心里常常责怪高祖。到了登基以后,一直想保全功臣,让他们子孙平安。但是你做了高官之后不断触犯国法,才明白韩信c彭越遭到杀戮,不是汉高祖的过失。治理国家的重要事情,只有奖赏与处罚。分外的恩惠,不能给得太多,要严格要求自己,别做后悔不及的事。”

    听完这番语重心长的话,尉迟敬德醒悟了,忙磕头谢罪。“陛下喜怒,臣以后恪守纲纪,再也不敢撒野了。”

    李世民点点头,换了缓和的语气,“平身吧。”

    尉迟敬德自此以后谨慎了许多,收敛了不少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秋意阑珊。午后,无垢陪着李世民在院子里散步,这几个月,她过得轻松惬意,好像没有了季节的概念。

    李世民指着三十米远处槐树下那口水井,说道:“记得小时候,我们兄弟几人常在这里习武。我喜欢喝这口井里的水,我和元吉比赛射稻草人,谁输了就挑一担水,他总是输,还时常耍赖”

    忆及往事,李世民有些伤感,“如果不是为了争夺皇权,兄弟还是兄弟,还好好地活着。那样,讲述小时候的故事,就不止是朕一个人了,应当是兄弟几个了。”

    无垢注视着他,“天降大任,陛下不能推卸这个职责的时候,就不能不做出牺牲。陛下既以天下苍生为念,就不能为私情所累呀。”

    李世民望着爱妻的眼睛,她的眼角已经有轻微的细纹,但并不影响她的美丽。“是啊,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我一心想要给天下人一个太平盛世。要不然,有何脸面面对家乡父老呢?”

    “陛下,至少你已经为家乡父老带来一个和平的天下,不是吗?”无垢明白,李世民说的是真心话,这么多年,他心里一直憋着一股劲,一心想证明给天下人看,证明给太上皇看。如今,太平盛世的局面已经初显,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国威远播

    “陛下,你不是说最喜欢喝这里的井水吗?快,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