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5章 筹划作坊(第1/2页)  大宋工程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魏伯刍接着道:“第三条,该县计划借鉴交子的方法,在县境内实施贸易。 ”

    “第十条,为保证县域安稳,组建乡兵巡逻,需购健马五百匹。”

    魏伯刍一口气介绍完毕,这次再没有人打扰,就是他介绍完了也没有人质问。

    不是众臣工不敢质问,而是折子上把理由都讲得很明白,大家根本就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看半天没有人出声,赵佶忍不住问道:“诸位爱卿,你们有何看法?”

    还是没人出列,这时蔡京站出来道:“陛下,臣以为这个展策略任何一条都有可取之处,也值得试行观效,只是罗列在一起就显得过于庞大,全部实施稍显急躁,而以一县之力还无法周全。”

    赵佶问道:“太师之意当如何?”

    蔡京不慌不忙地答道:“依轻重缓急,徐徐图之。先试行几项,待时机成熟再试其它。”

    “嗯!”赵佶点了点头道,“太师之言甚合朕意,此事就交给太师处置吧。”

    完,便宣布退朝,留下一众大臣面面相觑,不知其中机巧。

    散朝后有人开始议论起来。

    “怎么回事?那个高知县不是太师的人吗?怎么太师这种态度?”

    “这还不明白吗?此人的话得太大了,大到把太师都比下去了,太师对此当然不满意。”

    “还是年轻呀,根本不知道为官之道。”

    “是,一个毛头子,毫不沉稳,岂能懂得官场的上下沉浮?”

    “算了,此事与我等无关,多无益。”

    等到几日后高峰接到朝廷的回复,看过之后不由得脸都绿了。他提出的一些要求,满足的不到三成,此时他岂能不知道其中的原因?

    好在最急需的几件事朝廷都答应下来了,截留五成份额,修渠,建作坊,包括组建乡兵c购置马匹等等都在应诺之列,唯一可惜的是马匹只答应给二百匹。

    这样也行,反正他一直在夹缝中求生存,朝廷不答应,就另想办法,他不相信活人能让尿憋死。

    打定主意,高峰反倒明白起来。既然朝廷给予限制,使他束手束脚,那他本身的一些权利就得用到极致,中间或可有投机取巧的地方。

    终于,高峰的班子开始运转起来。

    先是筹建几个作坊。这些作坊是挣钱的要点,也是便民的重要举措,必须在第一时间把它建立起来。实际上,在他上任的第一天起,已偷偷地安排人在划出的区域进行了建设,只是还没有公开罢了。

    第一个作坊是盐作坊。他把盐分成精c细c粗三类,分别用不同的包装,上面打上标签c生产日期和编号,还印上一些明,特别突出碘盐二字,每袋一斤装,分三个价位向外出售。

    盐的利润本来就薄,但面对不同的人群又是不同,老百姓自然选细盐或粗盐,但那些权贵和有钱人却会选择精盐,就是价格高出一至两倍,也有人愿意买,高峰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加一些利润。

    对盐分包装和印制明当然也有用意,此举既是为了规范产品,也是为了宣传产品,更多的是让大家知道加碘盐的好处,从而打开销路。

    不但盐如此,其它商品高峰也计划实施商标制和包装要求,这都在行业规范中体现出来,因而,当盐作坊开始的时候,他的行业规范也下了下去。

    第二个作坊是铁制品作坊。实际上,他是把芒砀山的那个冶铁工艺搬了过来,专门生产农具和工用设备,没有这些,想提高生产力根本是不可能的,所以他才不惜一切把专利成果奉献出来。

    当然,他还是有所保留,这个作坊只是铁器加工,至于合金等的炼制,他还是留作了后手。

    第三个作坊是一个印刷厂。他要办报宣传县城的展之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