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5章 搬家(第1/3页)  时代的灵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自从遇到英语之后,宁声涛的命运开始逐渐发生不由意志的强烈变化。第一次英语考试,宁声涛的成绩就只有75分,那个时候还只学习了不到一个月。谁知道,这已经是宁声涛整个中学七年里100分制的英语最好成绩。自从第一次考试拿到一个倒数第二之后,宁声涛的英语就基本上稳定在倒数三名之内。不论是他的初中班级,还是他的两个高中班级,一个补习班级,在四个不同的班里,宁声涛执着的保持着英语倒数三名的行列。

    由于江龙中学没有住宿生,全都是走读生,如果乡下孩子考上了江龙中学,只有两个办法解决住宿问题,第一个就是在校园周边租房子住,第二个就是如果你在城区里有亲戚,那你可以在亲戚家住着。

    宁声涛最初就住在亲戚家里,这个亲戚姓宁,是宁原基远方叔叔的儿子,宁声涛也管这个叔叔叫二叔。二叔家距离江龙中学大约有二十分钟的路程,算不得很近,可是至少比住在农科院要强很多了。宁声涛一家都非常感激这个亲戚,只可惜这个亲戚也是才搬到新家不久,家里还在添置家具。于是,大约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宁声涛就在工人们拉锯子、抡斧子、打钻子的声音里开始他的初中生活。

    最开始,宁声涛是没有地方写作业,于是总是在学校把作业做完才回家。这个时候,他的二叔和二婶新婚才半年,每晚都非常活跃。宁声涛知道发生了什么,于是总睡不好。白天的锯子斧子钻子声音和晚上的二重奏让宁声涛没法子安心的睡觉安心的做作业安心的思考问题。

    三大原因造成了宁声涛初中开局不利。一是没有固定的书桌和房间,没有固定的床和堆放各种工具书衣服的柜子。二是各种噪音的影响。三是江龙中学很多学生在开学一个月前参加了江龙中学老师开设的小学初中衔接班。

    都说勤能补拙,宁声涛本来基础就差了一截,又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和合适的机会“勤”。所以几乎整个初一他都没能把“拙”补起来。

    国庆节后,据说是二婶提出来又这么一个半大小子在家里显得很不方便,于是要求宁声涛另外找亲戚。宁声涛也愿意离开二叔家,他和父母最理想的地方是舅舅家。

    舅舅这个时候已经分到了农科院在城里为干部们专门修建的一栋楼房的一套屋子。只是最初舅妈的90岁老父亲还在家里,而且是身体非常不好,专门请了保姆来照顾。家里也就没有房间供宁声涛住。舅舅舅妈是一间,老公公住一间小屋子,请来的一个年轻的远亲姑娘包水清也需要住一间。宁声涛只能住在阴台上的弹簧床上。

    包水清是舅舅老家农村里出来打工的姑娘,当时也就十八九岁,模样虽然不漂亮,可是手脚很勤快,而且能烧出一手好菜。宁声涛如果没有被年涵娇的吻给封锁起来,保不齐又会产生花花心思。

    舅舅不是不愿意宁声涛去家里住,只是当时确实也不方便。宁声涛从二叔家住一个多月搬出来在舅舅家又住了两个月,父母也从农科院出来,找到了距离江龙中学更近的那个远亲姨婆,一家人都住在远亲姨婆家。不过姨婆家也只有两间房,于是父母住一间,姨婆住一间,宁声涛还是只能住在客厅里,沙发旁的小床就是他的睡觉和休息的地方。床上睡觉,床下全是书。

    宁声涛的初中就这样了,大约是在同龄的竞争对手都已经跑得看不见影子的时候,宁声涛才被释放出来,只能从一开始就处于落后而拼命追赶的境地。

    总算是在姨婆家安定了下来。宁声涛这一住,就是五年多时间。直到高三才又搬家去了爸爸的一个干女儿严姐姐的亲戚孙公公家。在孙公公家还没住上四个月,就参加了他人生中第一次高考。

    宁声涛的初一老实本分说话少看书多,也不调皮捣蛋,也不多和其他同学玩耍,几乎是一种闭关状态。终于在初一结束的时候考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