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章 不谈政治(第1/3页)  时代的灵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就是啊,你们家的四个孩子都不错,无论在事业上还是学识上都是小辈们的学习榜样。小涛,回去以后要跟表哥们多联系,多写信。有什么不懂的就向表哥们请教,知道吗?”见到宁声涛点头后,包桂兰接着说“哥哥家的几个孩子呢,哎,都没读大学,而且也都不是做学问的人。老二海娃子本来高考只差一分,都不愿意复读,直接跑去新疆跟着学人开矿去了。老五喜欢舞枪弄棒,要是革命年代,说不定还可以有个很好的前途,现在这时代,还是知识多点更有出路。”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都告诉我们,只有真正的知识分子掌握着社会发展的钥匙。古代讲究‘学而优则仕’,只有学问好的人才有机会当官,当的虽然是皇家的官,但也算是掌握了权力,掌控着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宁原基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其实,古代社会还有两种人当官。一种是凭借武力能够为皇帝征伐疆场,征服扩张或者保护自己的地盘的军人。这类人往往只要天生神力或者后天武学造诣优于普通人,在关键时刻就能够冒出头来。从后羿开始,其后陆续出现战国四大名将李牧c廉颇c白起c王翦等人,汉朝抗击匈奴的卫青c霍去病c窦固c窦宪,三国时的那些关羽c张飞等名将,晋朝时淝水之战的谢玄c北伐的祖逖和桓温之流,唐朝名将李靖c苏定方c李勣c郭子仪等,宋朝的狄青c曹彬c岳飞c韩世忠c文天祥等,明朝的常遇春c徐达c戚继光,清朝的李鸿章c左宗棠c曾国藩c施琅c年羹尧等。还有一种是买官,也就是捐班出身的官员。”宁声涛一听到大表哥陈哲维说话,就有一种听课的感觉。

    “捐班出身就是科举之外的入仕途径,科举入仕的叫做科班出身,捐班就是把钱拿出来给政府支援财政,按照不同的价钱买个官来做。对于财政吃紧的时候的政府可以通过捐班来弥补财政不足,解决河工和军费等重大支出,其他朝代主要在朝代快要结束的时候才会出现卖官鬻爵的情况,只有清朝例外,在康乾盛世的时候都流行捐班,民国时候也可以花钱买官买委任状。”陈哲维继续看着宁声涛说,似乎就是解释给宁声涛听的。

    “其实买官也没什么不同,科班出身就是学而优的人进入统治阶级,当了皇帝家族的走狗,捐班出身也可算是商而优的人进入统治阶级,帮助统治阶级维持统治的秩序。西方的政治就是金钱的政治,都是在各行各业尤其是在经济上拥有了成功的经验掌握了大量的金钱的人玩的政治。这些人通过剥削无产阶级劳动者的剩余价值发家致富,接着就进入政治系统,继续巩固和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同时客观上也会推动国家发展,带动社会民众进入富裕生活。”当四表哥陈哲洋说出哲洋的话的时候,宁声涛惊讶不已,完全感觉不到陈哲洋也能说出这些本来应该是陈哲维说出来的话。

    宁声涛心想,当真是人不可貌相,这个四表哥一副五大三粗的样子,说是说名牌大学毕业,但在大学里也是学的农业方面的知识,工作也是天天在农村里和农民打交道,怎么也看不出一点知识分子的样子来,可名牌大学就是名牌大学,大学生就是大学生,确实还是有着不同于其他人的学识和独特见解。

    “不论是捐班出身还是科班出身,那个时代都是从统治阶级到统治阶级,只有少量的从贫民c农民c奴隶阶级能够进入科举考场的。知识不是大众的,是少数统治阶级的专利,绝大多数举人c进士都不可能来自真正的劳动人民。那个时代可能全天下认识字的人都只是少数,贴张布告,围着一群人看,也只有一两个是学了字读了书能够看懂的。更多的人只能去看画像,然后围着听别人来说这个布告写的什么,是什么意思,是要公告天下什么大事还是要通缉追捕某江洋大盗c叛乱分子。”宁原基也被勾起了话头,大家兴致勃勃的谈论,其实也都是主要以宁声涛为对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