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分辉同生死 把酒看吴钩(第1/7页)  去来无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回   画角谯门,分辉同生死    长河落日,把酒看吴钩

    诗曰:

    大漠雄关洗雁峰,闲田落日走乡兵。春秋硕果因保甲,兄弟深心共死生。

    万里家山黄花阵,一天霜露碧云风。谯门画角归鸿断,边塞重来话隐龙。

    谢桥带着虎子,一路北行,在上元节后,赶到了雁城。

    雁城地处北方边境,背靠洗雁山,紧邻洗雁河。洗雁河夏季水势较大,春秋季清浅,冬季近乎断流,水深一点的地方会有一层坚冰。洗雁山因河得名。此山有两座山峰,相对而立,高耸入云,洗雁河从峡谷中穿行而过,咆哮着冲过峡口,奔腾而下。春秋两季,大雁迁徙,往往逐水而栖,在这里停留。隔河而望就是朗燿的辽阔草原。边境线很长,秋冬季节,朗燿骑兵常常越过洗雁河裸露的河床,抢掠边地百姓。雁城的守军力量有限,驻扎在城中,面对朗燿的劫掠疲于应付,往往是这边得到消息刚刚出城,那边朗燿人已经满载而归,呼啸而去。长此以往,朗燿骑兵根本没把守军放在眼里,雁城就是他们秋冬牧粮的跑马场。

    谢桥和虎子一路行来,着意查访沿途情况。越往北走,人烟越稀少。雁城境内,处处颓垣乱瓦,老树昏鸦,大片田地荒芜,十室九空。

    风尘仆仆来到雁城,谢桥的老朋友,南方剿匪的战友,聂雄飞聂将军早就在等着他到来了。聂将军现在是雁城通判,早就得到了谢桥要来的消息。对于再次合作,两个人都感到轻松愉快。

    稍事休整,谢桥就投入到了繁忙的政务中。根据聂雄飞将军掌握的雁城军政情况看,边境空虚,朗燿越来越张狂,威胁越来越大。老百姓的生活水深火热,死的死逃的逃,民不聊生。

    谢桥又到城中各处走访,到边境附近考察。根据一路所见和雁城的实际情况,参考澄湘公子的介绍,谢桥苦苦思索着治理雁城的办法。想到今年的春播也就剩一个多月的时间,谢桥心中很急,连夜给朝廷上了一份奏折。

    谢桥在这份奏折里提出,雁城连年战乱,朗燿小股骑兵渐渐南侵,来往如风,守军防不胜防。雁城周边地旷人稀,老百姓大多内迁成为流民,这就造成内地治安不靖,边地守军孤悬。谢桥建议招募流民,组织男丁为乡兵,恢复农业生产,边生产边练兵。这些人可以编为保甲,习武,农耕,轮流巡警,与守军相呼应。雁城扎实篱笆,才能拱卫云津,保得中原安宁。乡兵大部分农耕,分一部分有畜牧经验的人尝试饲养战马。长期以来,守军与朗燿战斗,往往因为朗燿全是骑兵而吃大亏。

    洗雁河两侧草场条件相差不大,我朝可以投入一部分人力物力饲养马匹,争取几年以后,能大大提高守军的战力和速度。只有守军强大起来,朗燿才可能遵守议和协议,少些节外生枝。反之,边地空虚,守军不堪其扰,孤守力疲,朗燿将生出更大的野心。此时雁城青黄不接,多年战乱府库空虚,请求朝廷支援一些钱粮,同时支援适宜雁城种植的作物种子。谢桥在奏折中表示,离边地春耕还有一个多月,错过了春播这一年将颗粒无收。叩请圣上明鉴,予雁城以支援。一年之后,雁城争取非战斗人员的粮食自给自足。

    谢桥的奏折送到京城,在朝中引起了一番讨论。这几年,朗燿散骑频频袭扰雁城,老百姓不堪其扰,纷纷南迁。丧家失土的流民,时常聚集闹事,有些地方已经形成盗匪势力,成了朝廷的心腹之患。朝廷能否守住雁城,阻挡朗燿继续难侵进而威胁云津,已经成为雁城议和协议能否继续维持的关键。议和派已经深刻地意识到,雁城的存亡,已经成为议和派维持现状的关键支点。一旦雁城失守,朗燿大军南下,朝廷议和的筹码尽失,割地迁都都未必容易。当今条件下,增强军力,保住雁城,争取维持议和协议,符合朝廷主流意识。主战派虽然声音微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