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新官上任(第1/2页)  后蜀大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场朝会开下来,差不多都快过了个把时辰,要知道在古代一天才十二个时辰,也就是说这次朝会开了差不多有两个小时了。

    孟敞可谓是此次朝会的大赢家,不仅得了个工部尚书的官职,而且匠作监也被划归他全权管理。

    “下官钟文远参见孟尚书,不知大人可有事情需要在下去做的,请尽管吩咐。”下了朝,工部左侍郎连忙过来拜见自己的新上司,虽然正式任命的圣旨跟吏部的公文都还没下来,倒是孟知祥金口已开,再加上孟敞的接班人身份,这事基本已经板上钉钉了。

    “额,钟大人客气了,仁赞只是一个晚辈,很多不懂的事情还需要钟大人多多指教帮助呢。”孟敞为人谦逊,从不恃才傲物,对于钟文远抛来的“橄榄枝”顺手就接了下来。

    “哪里哪里,孟尚书真可谓是年少才高,在下一切唯大人马首是瞻,期待我工部在三个月后大放异彩。”钟文远一脸真诚的对孟敞说道。

    “如此就借钟大人吉言,我们一起努力吧。钟大人如果没别的事的话,可否带仁赞去匠作监看看?”孟敞也正好借此机会提前了解一下匠作监的现状。

    “下官正有此意,大人请!”钟文远回道,当下领着孟敞出了承运门,往西边一直走到头,就看到左手边红墙碧瓦一个超大的院落,这里就是匠作监,可以说是蜀国国内能工巧匠最多的地方。

    一路上钟文远对孟敞详细介绍了匠作监的结构组成和职能,匠作监分四个部门,左校署,掌木器制作;右校署,掌版筑c涂泥c粉刷;中校署,掌管竹c葛等器物制作;甄官署,掌石器c陶器制作。由匠作大监全权管理,下边四部门又分由两名少监管理。

    匠作监有工匠技人上千号人,分属不同的部门。按照他们的技术水平朝廷给他们定了等级。最高的就是将作大匠,下边依次又有匠作小匠,匠作工和匠人,每一个等级中又分了上中下三个品级。

    这些匠人们大多数都是从民间搜寻到的高手,算是朝廷临时征用他们,以此来减除他们的徭役赋税等,还算公道。

    按理说,蜀地没有怎么经历战乱,所以百姓多年来的休养生息,人口可谓是涨势喜人。从全国招募来的匠人数目应该不在少数,不过等孟敞到了匠作监实地一看,发现里面的人数并没有自己脑海里想象的那么多。

    “果然想象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孟敞在得知匠作监目前主要负责的任务之后,在心里暗暗叹了口气。

    原来大部分工匠都被分派去了修皇陵和修皇宫。

    修皇陵是因为古人都讲究事生如事死,尤其是做了帝王,活着是人间至尊,死后如果坟墓建造得不够气派,去了阴间岂不是很木有面子?!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蜀帝孟知祥的元配妻子福庆长公主早已在两年前过世,当时是按照其能享受到的最高长公主礼仪入葬的,当时陵墓也是按照长公主的规制营造的,而且因为工期比较紧,所以有的地方不太令孟知祥满意,乘着这次登基大典,孟知祥追封了自己的原配妻子一个皇后的名衔,自然也要在妻子死后补上这迟到了两年的荣光。于是就把福庆长公主墓按照孟知祥他的想法改造升级,变成将来他们夫妻合葬的帝陵,连帝陵的名字他都想好了,就叫“和陵”。

    毕竟孟知祥如今已经六十岁了,虽然登基当了皇帝,但他这在死亡率高发的古代乱世已经属于高龄老人了,如今考虑的最多的无疑不就是子孙后代以及身后事了。

    而修皇宫就更不用说了,新朝新气象。蜀皇宫就是蜀国最高权利的象征,孟知祥如今刚刚称帝,自然就要修饰一下皇宫撑下脸面。

    因为这两件事都是皇帝孟知祥亲自交代过的,所以孟敞也没办法去改变这个既成事实,谁叫孟知祥把匠作监划拨给自己管理之前就已经抽调走了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