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八十一章 真实的打压(第2/3页)  谋明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败流寇,稳定北方,谁知道兵部收到的消息,不仅是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和四川等地遭遇流寇的侵扰,就连山东和南直隶的部分地方,也出现了流寇的踪迹,臣有些不明白,苦苦思索。。。”

    朱由检看了看杨嗣昌和张至发等人,慢慢开口了。

    “文弱的意思,是不是说抽调吴爱卿继续负责剿灭流寇。。。”

    朱由检的话语刚落,张至发抱拳开口。

    “皇上,臣以为不可。”

    “哦,张爱卿说说,你是如何考虑的。”

    这一次,张至发没有犹豫,紧接着开口了。

    “吴大人身为蓟辽督师,负责辽东和边关的稳定,边关稳定,京畿之地和京城就能够完全稳定下来,朝廷虽然取得辽东之战的胜利,不过谁也不知道后金鞑子会不会卷土重来,如此情形之下,吴大人务必固守辽东,抵御后金鞑子的进攻,维持辽东和边关的稳定。”

    “至于说剿灭流寇的情形,臣不是特别清楚,若是流寇的势头比之前还要旺盛,说明剿灭流寇的战斗全面失利,内阁与兵部需要做出检讨,万一不行,可以调整五省总督之人选,且确定下来明确的战术安排。。。”

    张至发还没有说完,朱由检就频频点头。

    张至发刚刚说完,杨嗣昌跟着开口了。

    “臣以为张大人说的是,臣没有想着让吴大人负责剿灭流寇的事宜,臣只是觉得,洪承畴大人身为五省总督,剿灭流寇不力,理应承担责任。。。”

    朱由检微微点头,没有马上开口,他当然明白其中道理。

    身为内阁首辅的张至发,这个时候应该开口表态了,如果张至发赞成杨嗣昌的建议,那么洪承畴肯定会遭遇到皇上和朝廷的责罚。

    张至发没有马上表态,这里面的缘由他是知道一些的。

    看见张至发没有马上开口,朱由检微微皱眉,扭头看向了王承恩。

    “承恩,文弱的提议,你是怎么看的。”

    王承恩轻轻咳嗽了一声开口了。

    “皇上,臣觉得杨大人的提议颇有道理,要说后金鞑子最为猖獗,吴大人在辽东打败了十万后金鞑子,取得了胜利,维持了辽东和边关的稳定,这流寇的战斗力根本不强悍,与后金鞑子无法比较,洪大人负责剿灭流寇的事宜,大半年时间过去,流寇越发的猖獗,导致我大明北方很多地方都不稳定,年初朝廷救济山西与陕西两地的粮食,居然被流寇劫走,导致两地的百姓无法得到朝廷的救济,洪大人是需要承担一定责任的。。。”

    杨嗣昌与王承恩两人的观点一致,同意朝廷惩戒洪承畴,不过让人觉得奇怪的是,两人都未提及监军高起潜。

    到了这个时候,张至发无法继续沉默下去了。

    “皇上,臣同意杨大人的提议,流寇愈发的猖獗,五省总督洪承畴大人应该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朱由检微微点头,看向张至发的眼神意味深长。

    “文弱,朕以为,洪承畴不再适合担任五省总督,代表朝廷负责剿灭流寇的事宜,不知道你是否有合适的人选举荐。”

    朱由检的话语刚落,张至发的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

    向皇上和朝廷举荐文武官员,应该是内阁的责任,身为内阁大臣、兼任兵部尚书的杨嗣昌,当然也可以举荐,但此次举荐的是五省总督,至少是兵部侍郎兼任,代表朝廷负责剿灭流寇的事宜,这个职位是异常关键的,按照道理来说,皇上应该将举荐的事宜交给内阁商议,最终由皇上做出决定,但皇上在偏殿直接征询杨嗣昌,要求杨嗣昌提出人选,明显不合适。

    张至发想到了吴宗睿,想到了那一夜与吴宗睿之间的对话,想到了吴宗睿的提醒。

    杨嗣昌倒是没有怎么犹豫,马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