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滑铁卢(第2/2页)  中城的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有些发懵,成绩比预料的差很多,以前稳居年级前两名的他,这次只考了年级第九名。尤其是数学,才考了86分,60分的选择题,他错了一半,只有30分,还有文综,平时选择题最多只错四个,这次却错了十个,这两项加起来就是整整的50分。关键今年的选择题还比较容易,学习成绩稍好点都只错三四个,相反,后面的主观题同学们都反映太难,结果林风倒是答的不错,数学和文综主观题部分都是拿了高分。

    林风发挥失常了。其实这早有征兆,高考前一天的晚上他就一夜都没睡着,现在只不过是把这种隐隐的担忧变成了现实。之前核对高考解析,他还存有侥幸,也没有认真核对,心中隐隐约约的不安使他根本不愿意去核对,但现在,结果已经出来了,多说无益,再多的沮丧和难过都不能改变高考失利的现实。

    一本分数线出来了,536分。中城一中的文科生这次考的普遍不好,一共只有六个人过了一本线,其中只有一个应届生,剩下五个,包括林风他们班级的张舒雅,都是复读生,林风等几个原本成绩优异的应届生大多在二本线。这个结果出人意料,但却是早已注定,应届生显然缺少经验,他们只关注学习本身而忽略了心态的影响,而这,也是高考这一人生最重要考试的决定性因素,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复读生笑到了最后。

    林风开始面临抉择:上大学还是选择复读。老师和父母都建议他复读,以他的成绩,再复读一年,特别是到市重点高中汉水市一中复读一年,第二年绝对能上一所一本重点大学。但林风不愿意,觉得复读都是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去的,作为曾经的年级第一,他有自己的骄傲,不会屈辱的选择回去复读,是的,在林风看来,复读对他就是一种羞辱,即使考的不好,他也不会去复读。再者,不管怎么说林风也能上一个二本学校,在04年的中国,这也算不错的了。在林风的心里,一本学校和二本学校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以为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区段划分,完全没有想到这背后所蕴含的巨大差异。小城的闭塞使得林风眼界狭窄,目光有些短浅,等他几年后明白了一个一本大学尤其是重点大学对一个人意味着什么时,他不止一次的感到后悔,如果人生能够重来一次,他一定不会顾忌什么面子,而是坚决的选择复读。他甚至有些埋怨父母,埋怨他们当时过于顺着自己,没有坚持让自己复读,他们看的更远,明明可以做一个更好的领路人。

    林风的埋怨根本没有道理。当时的实际情况是,林风的父母坚持让他去复读,但他死活不肯去,最后与父母达成妥协:只选一个二本院校填报志愿,不留后路,被录取了就去上大学,否则就去复读。林风选的二本院校录取分数线刚好是520分,父母觉得他不会被录取,十有八九会回来复读。但他们没有想到,2004年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特殊一年,从这一年开始,大学开始扩招。

    林风最终上了这个二本院校,江城的华中经济大学。中城是个小城,教育质量不高,所在的江南省又是教育大省和强省,省会八所一本大学就有七个是211,竞争激烈。为保证被录取,中城一中那几个上了一本线的学生都选择了本省省会城市江城的大学。张舒雅高考成绩最高,去了全国知名的江南师范大学,刘子奇和朱光辉也上了一本线,去了江南财经大学,唯一上了一本线的应届生韩寒,去了江城农业大学,都是211院校。

    唐小天也报了江城的华中经济大学,不仅和林风再次成为校友,还分在了同一个系同一个专业——华中经济大学法律系法学专业。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