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章 置织场(第1/2页)  未央记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摆着并不算丰盛的饭菜的木案旁,坐着四个人。

    陈氏和她的新丈夫马梁坐在北侧,陈长安和马梁兄长留下的孤儿马黍坐在南侧。

    陈长安看了看他的母亲,他的母亲放下了陶碗,有点不习惯地喊了声“夫君”,马梁一脸微笑地看向他的夫人。陈氏说,“上次长安从长安回来,带回了县官赐给他的一金。这些钱,我们打算在乡里办个织场。”

    “织场?”马梁一头雾水,不知道何谓“织场”。

    倒是马黍机灵,他说,“叔母说得莫非是采办几台织布机,然后雇几个人来织布?”

    “没错,是这个意思,”陈长安道,“我和娘商量过了,我们会在乡市附近找块贫瘠的土地,买下之后就在那建成一所织场,我的计划是大致能容纳下百台纺纱机和织布机,当然,一开始我们不需要也买不起这么多。等纺纱织布赚钱之后,我们再买下稍好些的田地,种植桑树和麻,以供养我们自己的蚕室。之后,我们可以逐步扩大生产,乃至做成麻田c桑林c蚕室c纺线场c纺纱场c织布场到染坊c成衣店等这样一条完整的生产线。”

    其他人一愣一愣地听着陈长安的嘴里吐出他们熟悉的名词,然后这些名词组成了他们完全听不懂的句子。尤其是最后两个词,陈氏呆呆地看着他的儿子,“什么叫成衣店?什么叫生产线?长安,从长安回来之后,你好像知道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陈长安露了一点不自然的神色,然后他说,“我在长安认识了一位曾周游列国的大智者,是他告诉我这些东西。所谓的成衣店,就是我们将衣服直接做成衣服,然后出售。生产线就是说,还是举这个衣服的意思吧,就是说从蚕桑开始一直到做成衣服的这整个流程。”

    陈氏皱眉道,“直接做成衣服出售?那如何保证这样的衣服适合各类人的身材的?而且,大汉人都是自己买了布回家或者去裁缝店制作衣服,他们会来买着这种成衣吗?”

    “娘,这就是大生产的作用了,”陈长安露出了一个很神秘的微笑,“所谓大生产,就是它字面的意思,就是指生产很多的东西。娘,你应该知道对于同一样东西来说,生产越多,它的成本就越低吧。

    “同时,我们可以到裁缝店里收集他们客人的尺寸大小,然后根据平均值划定一些标准,并统计好各个标准大致分布着多少人,然后按照这样的资料进行成衣制作。这样下来虽然会造成一定的浪费,但我们节约下的成本和因此得到的利润足以忽视掉这样的损失。

    “这样做出来的衣服价格绝对会比我们自做衣服要来得方便c便宜,虽然可能会有些不合身,但绝对会在合理范围之内,我觉得那些贫寒和平民之家,应该会更青睐这样的衣服。至于那些讲究的富贵之家,我们可以专门为他们提供特订服务,反正他们不在乎钱,而是质量。”

    陈长安一口气说完了他的大致规划,而其他三个人的神情果然像他预料的一样,他们都目瞪口呆地看着陈长安。

    陈氏最先回过神来,她叹了口气,“长安,你想做就去做的,娘支持你。”

    最近觉得自己走了狗屎运的马梁自然不会忤逆妻子的想法,更何况这事基本上都不用他出钱。他笑着说,“长安,你娘说得对,叔叔也支持你,想做什么就去做吧。”

    但男孩只是摇了摇头,“不,我没办法做这个。娘,这是我给你的,我想跟着马梁叔叔去亭里做事。”

    陈氏惊诧地看向他的儿子,“长安,你疯了吗?”

    “娘,我知道你闲不下来的,比起在家里养尊处优,你不是更想去尝试点新的东西吗?”陈长安握住了他娘的手,一眼温情地看着他的娘,“而我,我想早点长大。我跟孔夫子商量过了,我上午到序中学习,下午就同马梁叔叔去亭里。娘,我想早点长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