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章 夜袭1(第1/3页)  明末小兵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杨铮思来想去,不能固守待毙,决定采用张献忠千里奔袭襄阳的经典战役,先解决掉凤阳来的官兵。任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集中优势兵力解决掉来犯最强兵力,剩下的也就不足为惧了。

    这是最好的方法,也纯粹无奈之举。明末官兵没有自制力,所到之处如蝗虫一般,若是战火烧到萧县,不但百姓受苦,新播种的庄稼也会破坏殆尽。

    十一月十三日,根据哨探回报,凤阳四千官兵已经出发。这四千官兵里骑兵三百左右,火炮十五门,另外还有大量辎重。

    午时军营。诺大的营场站满了弟兄,长枪如林,甲衣肃然,各个兵种分明,整齐如方块一般。

    而且可以明显看到,每个弟兄身上都斜背一布包,里面装有小型毛毯,三天的干粮,还有水囊。铳兵则是大包之外加了一个小包,大包里所有与其他兵种并无差别,小包里是装有一斤重的纸壳火药c铅弹以及火绳。

    杨铮做着最后检阅。

    其中一些弟兄训练仅有十几天,还未脱去稚嫩。不过也没有办法,人手不够,没有时间再给杨铮准备了。

    看着这些陌生又熟悉的面孔,希望回来时还能看到他们。

    蒋温良与村里的十五个弟兄也赫然在列。今天要去战斗,缘由已经知道了。他们与其他新进的弟兄一样,都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场面,除了惊叹还是惊叹。身为其中分子,看着雄壮队伍,每个人都豪气冲天,生死早已置之度外,他们有理由相信,自己是不可战胜的。

    “出发!”

    杨铮斩马刀南指,队伍轰然前进。

    县城留下八百人,交由岳柱赵大喜坚守。

    而这三千人队伍中,有骑兵八十,铳兵五百,没有炮兵与辎重。

    在哨探的引领下,队伍出了萧县,开始往凤阳宿州一带前进。

    现在将到初冬时节,不过此时的天气已经凛冽起来,时不时寒风刺骨。大地荒芜,渺无人烟,路过田地多是龟裂贫瘠。

    这种情况在淮北濉溪一带极为明显。南地繁华,加上附近匪贼众多,田地自然就荒芜了。

    道路上也能远远看到一些逃荒百姓,可没等靠近,早已慌不择路跑了。

    急行一个时辰后,哨探回来禀报,言前面不到十里便是淮北。

    杨铮想了想,吩咐下去:“走小路,绕开县城。”

    队伍每走上二十里便休息一刻钟,就这样停停走走,夜色很快降临。

    杨铮把准备好的白布分发下去,众弟兄夜里视线不好,这样可以让一部分人尽量分清自己。

    白天小路,夜里走官道。

    各人都紧跟在自己长官身后,没有点火,天上薄云,月光也会透过云层洒下一些,趁着精神气还在,依然焦急赶路。

    不过与白天相比,行程还是差了一些,再加上弟兄们走了半天路,肯定也会疲乏劳累,又走了二十里左右,杨铮在路边一北背风处下令休息吃饭。

    弟兄们听到了指令后,一个个瘫倒在地,也不顾地上寒冷,大口喘着粗气,然后一个个从怀里掏出烙好的肉饼,就这样干吃起来。

    杨铮也掏出肉饼,大口吞咽起来。身旁是许大喜高魁等人。他做了估计,从中午到现在,大概走了百里路,可能会有许多弯路,毕竟古代地形复杂,没有直达高速。不过就算如此,离宿州也不会太远了。

    叫来哨探,询问一番后,肯定了自己的推断,再往前五六十里,便会到宿州附近。

    杨铮的计划是今夜必须过了宿州,不然白天行走,势必会引起官兵注意。宿州不能与淮北相比,淮北只是小城,况且有手下弟兄监视,但宿州不同,此地设有千户所卫所,官兵肯定不少,一旦打草惊蛇,所有努力便会白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