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0章 杨广(第1/2页)  少年漫游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光靠感觉就能判断出来,这个说法也太牵强了吧?”李春风提出质疑。

    “真的是有感觉的。我当时也是听了袁天罡情急之下说了一句:‘宇文化及不是你杀的,他不该死在此时。’这句话时,我就对他产生了怀疑。”李淳风微微颌首道。

    “就凭这一句吗?袁天罡当时名满天下,相人无数,无一不准,他这样说也无可厚非啊。”袁简颇为不屑的说道。

    “这是一种特殊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袁天罡平日里看相,总是说得客气而隐晦。但这次却情急而神露,完全是一种真情流露,反倒显得有些可疑了。“李淳风缓缓说道。

    “就这样,我们谁也没有说服他。他率领将士夜袭了宇文化及的营地,结果扑了空。未穿铠甲的沈光,被四面埋伏的人乱箭射死,部下数百人无一生还。”袁天罡边说着边湿了眼角,用袍袖轻轻擦拭。

    “沈光死时只有二十八岁。他的死讯传开后,天下的将士,无一不为他流泪。”李淳风继续说道:“他真正的是‘士为知己者死’的人格典范啊。”

    “你们这说了半天,扯出一个沈光来,讲了一个催人泪下的忠君和知己的故事。说好的你们俩相认的故事呢?”李春风双手一摊,撇了撇嘴,做了一个怪样儿,讪讪的说道。

    “当时就我们俩苦苦相劝与他,我们的身边全是一帮群情激昂的誓死要为炀帝报仇的军士。”李淳风开始解释道:“没有人听我们的,如果不是当时我们还有点社会影响力的话,只怕第一个被干掉的恐怕就是我俩了。其实当时我已秘密参与到了反隋的活动中,刚才也说了,是因为我早知道唐代隋是迟早的事。但我不想沈光去送死,袁天罡也是,所以在你一言我一语的劝说中,来自未来的那种马脚和端倪就自然显露了出来。”

    “事实就是沈光不听劝,去送了死。我心中悲痛万分,就像失去了一个知己一样,简直可以用痛不欲生来形容。”袁天罡心情沉重的说道:“他是一个人格丰满而又饱满的人,正直而耿忠,没有什么私心杂念,开朗而又率真,是一个好人。如果你们有幸认识他,一定会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和感染。”

    “我理解你的心情。你对沈光,就像我们对于嵇绍一样,都一个心情。”袁简点了点头说道。

    “看起来炀帝能有这么一位知己,也算死而无憾了呀。”李春风来了一句。

    李淳风闻言微微一笑道:“隋代历史是唐代人修撰,唐代皇帝不把隋炀帝说的那么一无是处,怎么会彰显他自己是正义和正统的一方呢?其实隋炀帝杨广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千古一帝了。他开创科举制,修建大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对后世颇有影响。之后他为了彻底解决高句丽的威胁,三次御驾亲征,但均以失败而告终。我个人认为,如果他当时平定收复了高句丽,恐怕就没有丰臣秀吉对明朝的消耗,明也不至于亡了;也没有甲午海战后,朝鲜对清朝的消耗了,清朝也不至于衰败得那么快了。隋炀帝因为步伐走得太快,国库逐渐被掏空,百姓负担加重,也引发了上层实权派的不满,导致天下大乱。其实隋炀帝是死于他们内部的鲜卑贵族的政变,禁卫军发动了兵变而已,而并非是宇文化及替天行道那么大义凛然。”

    “是的。”袁天罡赞同的继续说下去;“历史对隋炀帝开了个玩笑,把他说的十恶不赦,只为了凸显大唐的高尚和正义。后世总拿隋炀帝的骄奢淫逸做文章,其实他只有十个儿女而已。比起李世民的十四个儿子,二十一个女儿来说,不知又是哪一个更好色呢?隋炀帝年轻时因为谦逊有礼,能力卓越而出名,又是一个帅哥,难怪父母老子会喜欢。只因太子杨勇的放荡不羁被废而立他为太子,于是他便成了伪君子的代名词了。哎,总之是‘胜者王侯败者贼’了。你想想,就因为他有能力,他才会不停的去折腾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