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3章 初衷(第1/2页)  少年漫游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说到这儿,王莽的眼里涌出了泪水,他连忙用袍袖去擦。

    李春风对这些建国初期的历史名词,似懂非懂,但却也听得入了迷。

    袁简边听边点头道:“是的,当时解放初期,中国的现状是这样的。在1949年以前,农民的境遇更惨。我们的党为改善人民生活确实付出了努力。”

    王莽平复了一下心情,说道:“我读了书才知道,毛爷爷是人民,特别是我们农民的大救星,没有中国就没有新中国。”王莽越说越激动:“是老天有眼,让中国来救中国!”

    袁简见他的见识还停留在文革以前,也就不再反驳他什么。

    李春风最关心的是王莽什么时候穿过来的,于是趁着他说累了喝口酒的空当问道:“那你怎么到这边来了?”

    王莽却没有接他的话茬儿,继续说道:“读了三年书,我就十六岁,都是个大人了,还怎么有脸再和一帮小学生在一起混呢?养父母就托人让我进了洛阳车床厂,当了一名木工。我能挣钱了很高兴,第一个月发了工资就给养父母买了好吃的,心里发誓以后一定要好好孝顺他们。这时候养父母提出让我回老家看看。说实话,我爹和两个哥哥一直杳无音讯,农村老家除了大哥大嫂外,我也没有什么好牵挂的。我心里恨极了大嫂,绝口不提回家的事。养父母便也不再说什么,从那以后拿我更亲了。”

    “作为一个木工,就很好解释,你为什么会做出游标卡尺了。”袁简恍然大悟后,又试探的问道:“然后,你就穿过来了?”

    “那时候穿过来还好了呢。”王莽又呷了一口酒道:“1975年,我主动报名,作为知识青年下乡,来到西安这边的一个农场。有一天,我正自己在农场的沟渠边挖泥,突然铁锹当的一声碰到了一块硬物,撅也撅不动。我于是跳进渠里,渠里的水才刚没过小腿肚。我也看不见里面是什么东西,就把手伸进浑水里去摸,摸到了一个坚硬冰冷,好像是个圆形大盆一样的东西,盆两边还各有一个可以活动的圆环。于是我就两手各抓住一只圆环,蹲下身使劲往上提拉。但那东西下半部嵌在泥里,半天也纹丝不动。我捣鼓了半天,心想非把它拿出来不可,向农场场长邀个功什么的,争取个进步。我鼓足了劲儿,那东西终于活动了,当把它从泥里给提出来的一霎那,用力过猛,我脚下一滑,整个人仰面摔倒在了泥水里。那个像盆一样的青铜器破泥而出,我的手一松,那个大铜家伙嘣的就砸在了我的太阳穴上,然后我就啥也不知道了。后来到了这边才知道,原来它就是汉朝这时候盛酒的大钟。”

    王莽说完,用手指了指案几旁那口大酒钟。

    “现在的西安就是古时候的长安,历朝历代在这里建都的不少。可能那个酒钟是汉代或更久以前墓葬里的殉葬品吧。”袁简说着,又冲李春风调侃道:“跟你的经历差不多。”

    “怎么,你们也是这么过来的?”王莽一脸惊讶。

    “细节不同,过程差不多吧。”袁简嘿嘿一笑。

    王莽不再细问,继续说道:“等我再醒来时,却是躺在一个装饰精美的木榻上,屋里的陈设也是雕梁画栋,跟在电影院看到的古装片里的一样。见我醒了,旁边过来一个小僮仆,告诉我,我大病一场,躺在床上已昏迷不醒三日有余了。我挣扎着起身,才发现我已变成了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照了铜镜才发现,模样也完全不是以前那个我了。我以前长得就像电影明星王心刚,现在这边却是另外一个人。我战战兢兢不敢多说一句话,光听不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就这样稀里糊涂过了半个月,才明白我是已经生活在刘邦建立的大汉朝了。我才读了三年书,中国历史压根是不大懂的,但刘邦和项羽争天下建汉,从故事书里确也是听过的。也渐渐搞明白,在这边的我也姓王,自幼丧父,大伯父王凤官居大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