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章 错金壶(第1/2页)  少年漫游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春风心说:你们在这斗来斗去的,还有完没完?于是收回目光,却不想眼睛正落在那把盛果浆的壶上。忽觉一阵眼熟,随即马上心跳加速起来,口无遮拦的老毛病又犯了,于是脱口而出:“错金银鸟壶!”

    袁简听他一喊,定睛一看,可不是,正是西汉中山靖王墓中出土的错金银鸟篆文壶。没想到在这长乐宫中,竟一睹它的风采了。

    上官太后见李春风认得这壶,不禁一惊,问道:“此壶乃景帝时所铸制,一共二十把,宫中留用七把,分散各宫。其余十三把赐于景十三王。此壶已存世近百年,你年纪尚轻又来自藩属,如何会认得此壶?”话语间,且惊且疑。

    刘贺也深感诧异,目光投向李春风,眼神中充满惊讶,怀疑,不解和忧虑。

    李春风惹完祸,还是再一次的卡壳了。老样子,还是又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袁简。袁简心中暗暗叫骂:妈的,每次闯祸让我来收拾。这一次,恐怕我也是真的要编不出来了。

    袁简略一停顿,用眼光瞄向李春风,好似提醒他似的大声说道:“解铃还需系铃人。春风,太后问你话呢,你还是如实回答吧。”

    李春风顿时蒙圈了,冒了一头的汗出来。他咬着牙,忿忿的回瞪了袁简一眼,心想:豁出去了,我怎么说怎么是,谁还能去查证吗?于是心一横,俯首说道:“我的祖先曾经参与铸制此壶。我在家中看过此壶的图样,感觉似曾相识,便脱口而出,不想真的蒙对了。冒犯了太后和陛下,请饶恕臣的罪过吧。”

    袁简听他这么说,悬着的一颗心总算落了地,长长舒了一口气。这话先不管能不能自圆其说,好歹总算能搪塞一下了。

    谁知却听小太后冷冷一笑:“果真如此吗?可我听说,铸制此壶的工匠向来秘不外宣,几乎都是老死宫中的。”

    场面顿时冷了下来。每个人此时好像只剩眼珠和脑子在动,身体都僵直在那里。无论是站立的太监,还是跪坐在案几后的君臣,亦或是高高在上端坐的太后主仆三人,都噤若寒蝉了。

    “哈哈哈,”上官太后突然笑了起来:“哀家也是进了宫中,才道听途说了此壶的来历而已,不知真伪。所以我也不想去追究你说的真伪,以免伤了我与陛下的和气。”

    袁简心中暗想:上官太后这句话够狠。明着告诉大家我不信他说的,但是我给皇帝面子,不追究下去了。但是皇帝你得明白,你欠了我一个人情。既然你的人知道宫闱秘事,你自然也脱不了干系。

    谁想刘贺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张口便说道:“太后言下之意,是说我的宠臣既然知晓宫闱秘事,朕也自然脱不了干系是吗?其实这错金银鸟壶,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呢?景帝,武帝和先帝时,常拿此壶大宴群臣,见过他的人何止千百人呢?光是听也听明白了,何须要一睹它的真容,才能认得出它呢?”

    袁简心想:哎哟,也不知自己和刘贺,谁是谁肚子里的蛔虫,想的词都一模一样。刘贺这家伙可真是个耿直b一y啊。

    李春风在一旁心花怒放,如获大赦般,心情一下子爽了起来,冲刘贺一叩首道:“陛下圣明!”

    上官太后的脸色有些发白,半晌才莞儿一笑,话题一转:“方才听说春风和简来自琅琊郡,你们那里的民间土产是什么?风土人情又如何呢?”

    李春风一听这个来了精神,随口说道:“我们家乡那里三面环海,海风徐徐,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冬暖夏凉,物产丰富。”

    袁简在旁边听得直翻白眼,心中又想:你在背地理书呢?生搬硬套到这里来了。

    上官太后却饶有兴味的问道:“你们那里的民居,用的是红瓦?”

    李春风听她这么一问,才恍然大悟是自己说漏了嘴。马上想到汉代这时候用的都是青瓦。于是开始补救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