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二章 中南半岛(第2/2页)  明月万里照汉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军心涣散,士兵根本不愿意继续与大明作战,溃散、叛逃事件不断发生。

    崇祯元年七月,熊兆琏率八王兵马抵达东吁城。

    东吁城这的士兵发动叛乱,并主动向明军投诚并献出了城门,东吁国王阿那毕隆不得已在王宫中树起了降旗,宣布向明军无条件投降。

    对于东吁国的处置,董宣武并没有简单地将其灭国,毕竟东吁是东南亚一个个大国,人口众多,其中有很多人并不愿意接受大明的统治。

    为了长治久安,经过深思熟虑,董宣武在东吁国国土西北部,与英属印度接壤处,划出一块狭长地带,约占东吁国领土面积的三分一,准予东吁国王阿那毕隆在那里继续他的统治,改国名为缅甸,并将那些依然忠于东吁国王阿那毕隆的百姓迁往缅甸。

    董宣武这样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并不想在此时直接与英吉利国发生冲突。把新成立的缅甸作为大明与英属印度的缓冲地,以此向英吉利表示善意。

    崇祯元年十二月,崇祯皇帝下旨设立东吁都统使司,归属云南省管辖,并设十三宣抚司,各设宣抚、同知、副使、佥事。

    将东吁大部分土地纳入囊中,意义重大,从此,大明在印度洋终于有了入海口。为大明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崇祯二年三月,为了保护东吁领土,大明宣布建立大明西洋水师。同样归属董宣管辖。但实际上,此时的西洋水师,其实只有几十艘小战船,千余人的规模,只能对海盗进行一定程度的打击,并不具备强大的战斗力。

    之所以会这样,也是董宣武不想过早引起泰西人的警惕。

    收复安南和东吁的另一个意义,就是大明向世界表现出了强势的一面,同时也划定了势力范围,夹在安南与东吁两片土地之间的中南半岛诸国是大明的势力范围,不允许其他国家染指。

    荷兰、英吉利等国显然读懂了董宣武的意思,很明智地放弃了对这一带的渗透。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