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章 承包(第1/2页)  明月万里照汉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日清晨,董宣武、朱由检、薛荣等人一齐出了北京城,来到了永定皇庄。

    永定皇庄有庄民一百来户,老幼总计四百来人,其中农户有九十来户,匠户十多户,还有其他的商户等十多户,整个皇庄还是以男耕女织的方式运作。

    一路走来,看看地里羸弱的庄稼,董宣武撇了撇嘴,虽然他不懂农事,但也知道今年的收成指定好不到哪里去。

    永定皇庄原是由詹事府官员直接掌管的,此时负责永定皇庄的官员与皇庄的掌事早已得到消息,正在庄门口守候着。

    花了半天的时间,与詹事府的官员办完交接事宜,皇庄原本属于信王府的三位掌事仍被留用,有信王爷的交代,料他们不敢不尽心竭力辅助董宣武、薛荣。

    薛荣也带来了几十位种植土豆、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好手,这是薛家紧急调来的。薛家有财无势,这些年吃了不知多少暗亏,现在薛荣有这么一个机会,如果做好了,很可能让薛家大翻身,能在官场上站住脚,损失些小利益又算得了什么呢?所以薛家几乎是举族支持。

    粗粗地看过皇庄的整个情况,董宣武不由得暗叹,这庄子穷啊,情况比他料想的更糟,远远没法跟董家、薛家的农庄相比。

    大多数农户家中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还得和上野菜。除了那些主事,人人脸上一脸菜色,无精打采,像一个个木偶一般。

    庄中虽然养了十多头牛,大多瘦弱不堪使用。养了十几头猪,这些猪若放在二十一世纪,能卖不少钱,纯瘦肉型,估计杀了难得看到一点肥膘。这也难怪,人都吃不饱,更何况猪?

    这个时代的皇庄,跟后世刚刚改革开放时的国有企业有些类似,大家吃的是大锅饭,做好了没好处,做坏了一堆毛病,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无错,这里的庄民能有什么积极性可言。

    照顾庄稼?有这个时间还不如晒晒太阳,捉捉虱子。反正就算地里种不出庄稼,皇家也会拨出粮食救济。虽然吃不饱,但也饿不死!

    “不好弄啊,这些人太懒了!”薛荣摇摇头。

    废话,我也知道不好弄,人要是不调教好,再好的作物也是白搭。

    董宣武死沉着脸,人的问题是最难办的。

    自古以来,解决人的问题,总结下来,无非只有三种办法:

    一种是力逼,秦始皇修长城就是这么干的,效果似乎不错,不过这需要有很强大的实力,而且会留下很大的隐患,曾经不可一世的秦王朝也是因为此而崩塌的。作为一个是从后世穿越回来的未来人,董宣武对此很反感,很难接受这种方法。

    一种是利诱,翻遍华夏史书,这种方法好像一般被用在鼓动人造反或者是战场这种很暴力场合上,而很少用于地方治理之上。如果一定要说,汉初的无为而治应该算是吧。

    原因也很简单,这种办法要么见效非常慢,还不如行政命令更有效果,要么见效很快,但会带坏社会风气,让千百年来建立起的道德体系轰然崩塌,成为威胁王朝统治根基的重大隐患。君子言义不言利,这是华夏的传统,言利显得很low很掉档次。

    与华夏不同,西方世界对这一手玩得十分利爽,无论是开发美洲大陆,还是掠夺亚非拉的殖民地,几乎是通过一个“利”字鼓动欧洲的人们自发地去做他们想要做的事情。弊病是容易让人们变成一团散沙,彼此不信任,这也许是西方难以形成大一统国家的原因所在。

    另一种就是教化,这种教化很多时候表现为忽悠,比如愚民政策。如果放在后世,那就是“企业文化”、“自由”之类概念,很高大上的玩意,一般人玩不起。

    教化见效很慢,但效果却好得出奇,所埋下的隐患按其概念的不同而不同。

    董宣武再三考虑,第一种他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