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7.过年(第1/3页)  一品夫人成长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今年的年过的尤其冷清,这时候出嫁的闺女是不能留在娘家过年的,林薇也是第一次听说,老人们是这样说的,怕把娘家的财运都过没了。

    虽然很无奈,腊月二十六的时候,她还是带着杜家一票下人回了自家的小院,面对自家的冷锅冷灶。

    年三十晚上千家万户团员的时候,林薇独自一人孤零零的面对漆黑的夜,听着外边传来的爆竹声。身边只有杜氏的牌位跟两封信陪着。

    是杜文镜跟小毛豆到京城刚刚安顿下来的时候写回来的。

    前几天刚刚到林薇手里,她已经跟林老爹看过了。

    现在打算读给杜氏听,确切的说是读给她的牌位听。

    依着两个人报喜不报忧的性格,都是说事事都顺利,他们九月底从青州城出发,一路走官路,从济南出山东过通州最后到了京城,一路顺顺利利的,连个风寒都没得。

    到了京城就找了家民宿住了下来,一个小院五间屋,住的安静又舒服。真的是什么都好,就是离家太远了,有点想念林薇他们。

    林薇眼神温柔,特别是读到杜文镜写的那些绵绵情话的时候,脸色发红,挑着捡着能说的就跟杜氏说了两句。

    轮到小毛豆的信的时候,就实在了很多。这孩子大部分是说地理风土人貌,吃了什么,看了什么,做了什么,遇到什么新鲜事,洋洋洒洒写了五大页,写的比杜文镜还多。

    林薇边读边笑,心里真是暖和了很多,也不知道这个倒霉孩子,出去一趟能不能有点长进。

    放下信后,林薇叹了口气,望着北边京城的方向,微微出神,也不知道这大过年的,他俩怎么过的。京城估计这回北风正呼呼的吹呢,家里有火炉,还暖和些,那些个民宿里也不知道有没有火盆。早知道这样的话,自己就跟上去了,也还能照顾照顾这两个人。

    此时正被叨念的两个人,正站在院子里赏雪呢

    穿着林薇做的厚棉袄,一个人捧着一杯酒,坐在院子里对饮。

    这么有意境的场景,谈点风花雪月才算不辜负这好时光。可是姐夫跟小舅子之间就有点尴尬了。更何况杜文镜现在已经是有前科的人了。

    杜文镜的前科说起来就有点话长了。

    两人在信里还真没有撒谎,这一路出奇的顺利,虽然有些颠簸,可是三个人连个头疼脑热也没有,一路顺顺当当的到了京城。

    杜文镜在济南府考过一次了,经验老道,没有选那些离着贡院近的客栈,天天人来人往的,闹哄哄的,不利于自己温习。他带着小毛豆跟贺三找了中人打听到了一家离着贡院不近不远的地方有些人家出租房屋,经济又实惠。

    他们来的早,还有一些房子没有租出去,挑选之下,选了一家设施比较齐全的。杜文镜还睡到了想了很久的炕,大冬天的烧起来,自己坐在上边温书,正好合适。

    小毛豆住进去之后,就开始置办物件,冬天肯定是要烧柴烧炭的。买了车柴,又买了些粮食c蔬菜跟猪肉,一套买下来,这个小院还真有点过日子的气氛。

    杜文镜有时候看着小毛豆就仿佛看到了他姐姐的身影,因为太像了,心思缜密,你还没等吩咐,人家已经自觉办好了。

    只不过随着来京的举子越来越多,京里也越来越热闹,他们这个小院的安静氛围也渐渐被波及到。

    大齐的上层文人圈子都是想通的,杜文镜这十四岁中举的壮举早就名声在外了。都知道青州城出了个天才少年,差点刷新最小年纪中举纪录。不少人都对这少年举人好奇不已。本来去年的时候很多人就想见见他的庐山真面目,后来听说他守孝三年,这届会试来不了,还有很多人失落。

    这下好了,一听说杜文镜已经到京了,很多人都慕名而来,上门拜访,顺便切磋一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