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南京大屠杀(一)(第1/2页)  穿越抗战当杀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2月7日,日军兵临城下,松井石根司令官从空中投函唐生智劝降。唐生智不予理睬,继续命令各部队“应以与阵地共存亡之决心尽力固守,决不许轻弃寸土。”日军三路进攻势如破竹,南京外围战略要地相继失陷。很快日军就突破南京外围一线防御阵地。

    12月9日,日军进抵南京城下,并用飞机向城中投撒日“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致中国守军的最后通牒,进行劝降。南京卫戍司令唐生智对松井的最后通牒不予理睬,并于当日下达了“卫参作字第36号”命令作为回答。企图以“破釜沉舟”的精神背水死战。

    12月10日,日军发起总攻,日军见中队拒绝投降,遂向雨花台c通济门c光华门c紫金山第3峰等阵地发起全面进攻,战况较9日更为激烈。特别是城东南方面,因复廓阵地已基本丧失,日军直接进攻城垣,所以形势尤为严峻。

    卫戍司令部急令第83军的第156师增援光华门c通济门城垣的守备,并于城内各要点赶筑准备巷战的预备工事,同时将第66军由大水关c燕子矶调入城内,部署于中山门及玄武门内构筑工事,准备巷战;另以刚刚由镇江撤入南京城内的第103师及第112师由教导总队总队长桂永清指挥,负责中山门附近城垣及紫金山阵地的守备。

    当夜,第156师选派小分队坠城而下,将潜伏城门洞中的少数日军全部歼灭。雨花台方面,日军2个师团主力和步c炮c坦克及航空兵协同攻击,将第88师右翼第一线阵地全部摧毁。残部退守第二线阵地。当晚,日军第18师团占领了芜湖。

    12月11日,日军第16师团猛攻紫金山南北的中队阵地。紫金山及其以南地区,教导总队坚决抗击。激战终日,日军毫无进展,惟其右翼部队攻占了第2军团防守的杨坊山c银孔山阵地,进至尧化门附近。

    日军“上海派遣军”为使其第16师团进攻容易及适时切断守军的东退道路,又从正在镇江等船渡江的第13师团中调山田支队(第13师团兵步第103旅团长山田指挥的步兵3个大队c山炮兵1个大队),从第16师团右翼加入战斗,向乌龙山c幕府山炮台进攻。日军第10军的第114师团及第6师团主力继续攻击雨花台。

    第88师的第二线阵地又被摧毁,守军被迫据守核心阵地。日军第114师团右翼部队开始攻击中华门,城门被炮火击毁。少数日军一度突入城内,但被第88师据守城垣的部队歼灭。

    日军第6师团左翼部队之一部沿长江东岸北进,在上新河击退宪兵教导2团的1个营,占领了水西门外的棉花堤阵地。日军国崎支队在当涂北慈湖附近渡过长江,沿西岸北进,向浦口运动。占领芜湖的日军第18师团因转用于杭州方面,不再参加进攻南京的作战。

    12月12日,从拂晓开始,日军飞机大炮密集向各城门集中轰炸,城墙四周房屋倒塌,城墙洞开。战至中午12点,雨花台被日军占领,紫金山第二峰沦陷,中华门和中山门被日军突破。成千成百的中国士兵在没有长官指挥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身躯阻挡敌人。

    所以说,南京保卫战是惨烈的,是悲壮的。但是这些并没有激起日本鬼子的同情之心,反而激起了他们的凶性,激起了他们的残暴。

    在日军进城之后日军将领谷寿夫解除日军军纪三天,然而之后的长达四十多天大屠杀也由此开始。当战争结束后,在处决谷寿夫的前几天,有记者采访他,问他“你这一生,有什么值得被记录的?”谷寿夫沉思了一会儿,语重心长的说:“我这一生当中最骄傲的事是发动了南京大屠杀,而我这一生中最后悔的事也事发动了南京大屠杀。”记者很好奇围他为什么。

    “哎,我骄傲是因为这一场屠杀使我让历史铭记,我后悔是因为这场屠杀唤醒了一个恐怖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