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九章 临江老人(第2/3页)  茅山道士流浪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说明,他的第六感还是没错的,只是他理解错了。

    我不知他这话几分真几分假,但想来他没有骗我的必要,再说了,我看他之前除了对我不满之外,对工作还是对同事,还都挺不错的。

    不过我也慢慢学到了一项技能,听到别人说什么的时候,一时拿不准的,就算没什么价值,我也会相信一般保留一半,经过仔细的分析辨别,才选择相信还是不相信。

    以前的我大大咧咧,听别人一面之词就激动的哇哇大叫。这样一想,出山以来,我确实已经在不知不觉见改变了不少。

    下车的时候天刚亮,阴沉着,一团团浓厚的乌云压在人头上上,让人鼻子里都不舒服。

    我们刚下车,裴千山不知道从哪里窜出来,一口气还没喘匀就抓着我表情严肃地说:“事情有点棘手,你们赶快去临江镇,去找一个叫穆婆婆的人,就说我裴千山求她帮忙”。他满头满脸的汗水,头发跟刚洗过一样,我本来还想再问几句,他又扯身走掉了。

    这老头打一开始跟他的徒弟一样,都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可一旦认真起来,立马让人感受到一股不可违抗的压力。

    老人家都这么拼命,我们也不敢大意,颠簸了一夜又算得了什么,当即坐车,赶往临江镇。

    去临江镇的路上下起了小雨,在路边买了点早餐草草塞饱肚子,车子走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到了临江镇。

    事出紧急,张克锋他师傅只说去临江镇,临江镇那么大个地方,我正愁去哪里找,张克锋忽然说他去过穆婆婆住的地方,不过那时候他太小了,记不清楚了。

    不过他可以肯定,穆婆婆就住在镇子上。

    我们让车子绕着临江镇绕圈了,饶了两圈,张克锋倒是发现好几个似是而非的地方,下车一问,都不知道有个叫穆婆婆的人。

    下了车我们没有带伞,只好躲进一家街边的酸辣粉店,青石的大街,每人要了碗热情腾腾的酸辣粉,粉白油亮,又辣又香,我跟张克锋每人吃了两碗,吃的额头冒大汗,一身的寒气悉数除去。

    这趟行程的所有花费全部由陈凯盛掏腰包,回去全能报销,看老板墙上挂的油纸伞不错,一人买了一把,临走时又向漂亮的老板娘打听穆婆婆,老板娘还是摇着头说:“不晓得。”

    我们大海捞针似得走过一条条街,张克锋一次次激动地冲上前去,又一次次失望地退回来。

    走到最后倪芳芳倒没事,刘文先不行了,蹲着路边说什么也不走了,腿疼走不动了。

    见他这样,我们商议一下,决定让三个刑警去找个地方先休息,我跟张克锋再找找,一旦有什么发现,电话联系。

    我和张克锋再次上街,一直转到天黑下来都没有收获,在路边吃了两碗担担面,面条劲道,辣酱鲜美,吃完饭这小子忽然吃开窍了,一拍桌子说他想起来了,他想起来了。

    我也激动起来,我说:“想起什么来了,快说呀。”

    他说:“我记得穆婆婆住在一个老屋里,那屋子是石头垒的。”

    我忍不住都想赏他一个脑瓜子,这地界,满是石屋,这不跟啥也没想起一样吗。

    他又说:“穆婆婆住的屋子一出门就是一个不小的水塘,中间只隔条石板路。”

    这倒是个有价值的线索,我们走了一天,很少见到有建在水塘边的屋子,这种房子一定不多太多,问问当地人,他们一定有知道的。最后一个个找,总能找到穆婆婆的。

    买担担面的中年男子笑着说他们来这边开面摊子十几年了,这镇子周围也都走遍了,就没有见谁把房子建水塘边上,一定是记错了,记错了。

    我真想吐他两口唾沫,妈的,我们今天明明遇到有在水塘前面建房子的,你几十年白活了说没有。欺负外地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