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一章 我的航空兵(第1/3页)  重生之大清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北宁海军建立后,接下来就该重点建设航空兵了。

    航空工业这几年在生产设备及工艺、航空机械、航空材料、发动机、机载设备、气动设计、结构设计、航空医学等领域进步很快,又在实际应用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极大地促进了飞机制造业的发展。

    “腾云”系列飞机的最终型号“腾云-丁”型飞机虽然仍采用双翼布局,但该机在换装了一台最新研制成功的1500马力级星形气冷涡轮增压式航空发动机后,功率大大增加,因此,机体尺寸就可设计得更大。该机上翼翼展达到近19米,下翼翼展超过了15米,最大起飞重量6吨多,驾驶舱设有2名机组成员,其后的封闭式座舱内能装载16人或是载货1800多公斤。该机可在野外起降,只需在地面滑跑不到2百米就可起飞,能以2百公里左右的低速做离地5米的低空飞行,安全可靠,操纵、维修简便,相当实用。

    生产线建成后,一批又一批的“腾云-丁”型飞机被生产出来,首先被大规模应用于农业和林业方面,之后便迅速成为北宁辖区各行各业的标准用机,型号多达40多种,成为名副其实的多用途飞机。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型号是水上飞机型,该型飞机将原下翼下方左右两侧安装的固定式轮式起落架改为2个流线型浮筒,可在水面起降,是为北宁海警部队专门设计的,用于渔业监控、海区管理、海上搜索与救援等。在更新式的“鹰”式系列多用途飞机投入使用之前,该型飞机的各种改型累计已经生产了近千架之多,标志着北宁辖区的航空事业进入了可喜的成熟阶段。

    最新的“鹰”式大型飞机试飞成功后,各方面性能均大为提升。康凡便授意航空工业部在这种飞机的基础上,分别改良设计相应的军、民用改型,发展为一个大系列,以充分挖掘这种飞机的潜力,同时满足北宁辖区军、民领域的需求。

    “鹰”式基型机军民通用。采用悬臂式下单翼、单垂尾、全铝合金结构、近似圆形机身、可收放起落架和流线型机体设计,翼展达到30米。每侧机翼各装1台1500马力级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超过15吨,升限超过8千米,最高时速360公里,航程2500公里,封闭式机舱内能载30多人或载货3吨多或是安装各类专用设备改装为专用飞机。该型飞机批量生产后,立刻在军民领域显现出了优良的适用性。而安全局的特战部队在获得了这种多用途运输机的军用型之后,就被康凡训练成了首支具备空降机动作战能力的快速反应部队,革命性的改变了这支部队的作战样式,成为康凡手中的一张王牌。

    以“鹰”式基型机为原型,改进研制了“天鹰”攻击/侦察机和“海鹰”多用途水上飞机等发展型号。“天鹰”攻击/侦察机的外形与“鹰”式基型机相比变动不大,但“海鹰” 多用途水上飞机的外形改动就大了:为了适应水上起降的特殊要求,将流线型圆机身改成了水密隔舱结构的竖椭圆型船身式机身,下单翼也改成了上单翼,两侧机翼靠近翼尖处各加装了1个流线型浮筒,2台发动机高高的安装在了机翼上方,驾驶室突出于机身等等,几乎是一型全新结构的飞机,从外形上已经看不出与优雅的“鹰”有什么联系。

    在“天鹰”和“海鹰”的研制过程中,北宁政府兵器工业部配套研制了一系列新型的机载武器,并赶在这两型飞机设计定型前生产出了首批样品,安装在现役“追风”军用侦察机上进行了试用,性能良好,随即投入批量生产,做好了装机准备。

    这些新型机载武器是07式航空机枪和50、100、500公斤的航空炸弹以及250公斤的航空深水炸弹。

    07式航空机枪采用了枪管短后座式自动原理,与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的96式通用机枪不同,没有了位于枪管下方的导气管,在枪管上装设了多孔式空气冷却套筒,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