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章 我的晋军(第2/4页)  重生之大清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定数量的文化、军事素质都能满足要求的优秀人员还是有保证的。同时,面向全国征召优秀军人,说白了就是挖墙脚,从国内搜罗堪用之人。

    清盛营的扩建改造工程也在抓紧进行,计划在入冬前招兵工作结束后完工,正式投入使用。由于宁武府的工业体系还没有建成,暂时还无法生产新式武器装备,所以决定军装仍沿用清军制式军装,武器将继续采取从国外购买的方式。一线驻军使用的武器依旧是莫辛-纳甘骑枪、毛瑟自动手枪和马克沁水冷式重机枪,内卫部队和巡捕房人员则配备柯尔特转轮手枪和温彻斯特杠杆式连珠枪。这两型美国制造的民用枪械虽然威力较小,却很适合这两支队伍执行任务。

    将来驻扎于清盛营的新军其实就是宁武府驻军,本应该隶属大同镇总兵官管辖,而事实上却是直接接受胡聘之的调遣,应算是省军区直属部队了。但新军的全部开销基本上是宁武府自行筹集的,胡聘之做的最大贡献就是给予了坚定的官方支持,至于军费方面只是象征性的资助罢了。

    这样,康凡就实际掌控着新军军权,使省内各级官员无不忌惮,对康凡整顿宁武府官场的举措也就不敢妄自菲薄了。所以,俞好最初的担心也就烟消云散,卸下包袱帮着康凡对宁武府官场做了一番彻底的清洗。

    清盛营情报班的成员在这次行动中居功至伟,他们通过各种手段获得的相关资料成为评定宁武府官场中人的主要标准。而骑兵团和巡捕房联合行动,神不知鬼不觉的对所有违法的官场中人进行了抓捕,使他们根本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悉数就范。

    但康凡之后在如何处理这些人的问题上采取了很保守的策略:全部上交至雁平道道署,由雁平道道员也就是俞好的舅舅进行处置,宁武府将获取到的人证、物证等一并上交,解除这些人的官职,踢出宁武府。至于官场中的那些没有违法行为但不称职的人员,康凡全部予以开除公职,直接赶出官场。

    清洗行动结束后,康凡正式任命俞好主抓宁武府行政工作、钟汉强主抓财政工作、贺水长主抓农业、贺水阔负责对内贸易、多诺万负责对外贸易等,工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新成立的部门的负责人全部从学生们中投票选出。而梅香凭借自己高超的医术和出色的领导能力被大家推选为宁武府医疗卫生部部长,喜不自禁。

    宁武府主要机构和负责人确立后,就开始从社会上公开招聘公职人员。各个机构通过面试、笔试和审核等程序自行录用合格者,委以合适职位,加上留用的那些元老,完善了各自人事建制,并把这一程序固定下来,每两年审核一次,开除不称职者,录用新人。

    这几项举措实施后,震动全省,尤其是宁武府的几个县令更是噤若寒蝉,唯恐惹祸上身,工作极是卖力。而胡聘之心内是对康凡的做法持支持态度的,所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各方非议不予理睬。

    官场经过整顿后,达到了康凡预期的目的,各级政府机构立即开始运作。宁武府的所有重大决策都是通过大家集体商议后决定实施与否,集思广益之下,也就少走了好多不必要的弯路,各方面工作便得以更顺利的开展。而有了新一届宁武府行政机构的鼎力相助,康凡也就有了更多的属于自己的时间了。

    新军的招兵工作和清盛营的招生工作有学生们、骑兵团的军官们和县城医院众多的人员协助,倒不用康凡亲自坐镇,隔上一段时间去过问过问就行了。而康凡在清盛营里的宅院并不在这次的改造之列,因为无论是康凡还是梅香都对目前这个住处很是满意,所以康凡在这一年剩下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足不出户的在清盛营工地上做监工了。

    而在自己的亲自监督下,扩建改造完成后的清盛营就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功能完备的、完全达到康凡心目中标准的军事基地:指挥部、营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