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2章 真假都要(第2/3页)  金钱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李辰很有自知自明,自己可不是专业的古董专家,充其量只能算是个水平不错的玩家,但此时肯定退不得,谁让自己顶着个小博物馆的馆长名义来得呢?

    但愿自己能辨别几件吧。

    “老爷子,请开门。”李辰无奈的比划了个手势。

    老家伙打开门,顺手在门侧摸了一下,收藏室内灯火通明。

    “嘿,孩子们,你们就不要进去了。你们的父亲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可不要打搅他啰。”老家伙也不知道是真心为李辰考虑还是担心孩子们会磕碰坏他的藏品。

    “可是爷爷,为什么只给我爹地一个小时时间?”见李辰对他们挥手,小易拉着小正,缠上了老头子。

    “哦,我可没有欺负你父亲哦,这是一个小小的赌约,既然是赌约,那么双方都必须遵守。”

    两个孩子似懂非懂的陪着多利多,坐在台阶上等候李辰出来。

    这个收藏室构造很简单,长方形,一排排博古架如同新华书店的书架一样,排列的整整齐齐,每个博古架上下都安装有固定器防止倾倒,那上面琳琅满目的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瓷器。

    李辰很快也被这些瓷器给吸引了过去——他也想见识这位瓷器大师造假功底究竟如何?

    进门口的第一件就是康熙朝风格的郎窑长颈瓶,俗称蒜头瓶。

    康熙年间朗廷极任江西巡抚,兼管窑务,人们把这一时期景德镇官窑称为“郎窑”。在其任职期间,大力推动瓷器革新,豇豆红、郎窑红、胭脂红、祭红、洒蓝、瓜皮绿、孔雀蓝、豆青、金银釉等等花色品种纷纷出现,争奇斗艳。

    郎窑红色彩浓艳鲜明,非常富贵、喜气,因此很受宫廷和官宦人家的喜爱。其特征是釉厚,具有很强的玻璃光泽,由于采用的是流釉工艺,所以整个釉面色彩呈现口白而底黑。当时为了不让整个釉面色差太大,工匠们采用了二层台甚至三层台工艺,使得瓷器主体部分色彩均匀统一。

    这件郎窑红长颈瓶,李辰一入手就感觉今天可能要出丑。

    是的,他分辨不出来这件瓷器究竟是真是假。

    如果看器型、格式、胎质、釉色、底款的话,按照他的经验,这应该是康熙朝的好东西。如果是真的,这件瓷器在几年后上拍,拍出一百万法郎毫无问题。即便是仿品,这件大师的仿制工艺瓷,同样在几年后卖出十多万法郎也没有问题。

    无法断定这件瓷器真伪后,李辰快速放下这件作品,在收藏室内信步参观起来。明代的青花、五彩,清代的粉彩,珐琅彩和青花,各种瓷器是一样都不少,堪称明清瓷器样板间。

    这些瓷器,看器型制作的也都非常的大气精美,虽然有一部分其规格达不到皇家御用的那种,但肯定也是出自官窑,肯定不是普通人家能用得起的那种,最起码也是皇亲国戚,和到达一定级别的朝廷大员们才能用得起的精美瓷器。

    这些瓷器,无论真假,都具有相当价值!

    李辰很快拿定主意——嘿嘿,老家伙,你和我玩技术?对不起,我和你玩资本!

    他准备将这里所有的藏品包圆了,然后让余英时教授带人来慢慢辨析,把真货挑出来送到博物馆,把伪作打上标签,作为多利多个人作品放到远山集团旗下奢侈品专卖店进行出售。

    一千多件瓷器,每件拾万法郎,总数也不过一个多亿法郎,折合美元才四千多万。

    一百多件真品的价值无法估量,剩余九百多件多利多的作品虽然比不上真品价格,可同样也是价值连城——他在哈维兰瓷器专卖店购置一套多利多的《十八世纪》人物造像,可是花费了一百多万法郎,而现在的满仓库多利多的仿制中国瓷,艺术价值可不比那些人物造像差。

    主意拿定后,李辰整个人都轻松多了,连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