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9章 打包收购(第2/3页)  金钱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岸,浓淡相间,一派生机。画面上部以淡墨一抹而就,远山横贯,仅见轮廓隐人天际,山体却茫茫然,仿佛烟岚萦绕,雄浑无比。

    整幅立轴不设色,但面貌清丽,有咫尺千里之势,给人以远深宁静的感觉,正是董其昌的《遥峰泼翠图》。相传此画被乾隆收藏于颐和园,后被八国联军抢走,不知为何流落到西恩的手中。

    这是国宝级文物啊。

    还有一个架子上摆放了很多的匏器还有蝈蝈罐子,李辰翻看了底款,是赵子玉的澄泥罐,各种式样皆有,一共为24罐,刚好一桌。康熙年间赵子玉的蝈蝈罐千金难求,西恩竟然能弄来一桌!民国时期一只子玉蛐蛐罐价高100大洋,有价无市。据行内人统计,全京城所有“子玉罐”加在一起,也不足20个。

    而在这一排的架子上,还存放着一个罐子,里面装着六对核桃,官帽、虎头、鸭头、狮子头都是配对好的,盘玩的油光锃亮。

    除此之外,紫砂壶有二十三把,李辰还发现了一把供春的树瘿壶。

    这位制壶大师身世非常传奇,他是明代官员吴颐山的书童。一次,他陪同主人在宜兴金沙寺读书时,寺中的一位老和尚很会做紫砂壶,供春就偷偷地学。后来他用老和尚洗手沉淀在缸底的陶泥,仿照金沙寺旁大银杏树的树瘿,也就是树瘤的形状做了一把壶,并刻上树瘿上的花纹。烧成之后,这把壶非常古朴可爱,很受市场欢迎,当时和后代的许多制壶大师都争相仿制。

    供春亲手制作的树瘿壶存世数量极少,没想到这里竟然还有一件珍品。

    剩下的二十二把也都是名家所制,赵梁、欧正春、时大彬、陈正明、金世衡等人的作品一应俱全。还有几把李辰没找到落款,看不出来究竟是谁做的,但肯定是大师手笔。

    再往前一排,则摆放着十来张鸟笼。北笼居多,有八张,圆形,四角抓钩,单门。南笼有五张,方形,单独的带钩,鸟笼可以自由转动,前后双门。鸟笼中的鸟食罐、水罐配套齐全。

    再往后看,李辰都有些麻木了,什么团扇、绢宫扇、折叠扇、檀香扇也是整整一排。

    西恩常年活动在京津以及沈阳,这一带在民国生活着大量的八旗子弟,而这些人个个都是玩主,是以他在文玩这一领域收藏颇有心得。

    汉唐博物馆的文玩这一块一直是个短板,真是万万没想到,竟然在澳洲的一位外国友人家中补全了。

    实在是种类太多了,这十六排桁架浏览一遍,已经花费了近两个小时。

    在桁架后面,则是几大箱子,哈利将其打开,里面是一排排被纸张隔开的瓷器。李辰翻看了一遍。从宋代五大名窑到明国的洪宪瓷,基本没有断代。而另外一箱子则是欧美瓷器,英伦皇家道尔顿的、韦德伍奇、法兰西塞弗勒的精品瓷器这里也有。

    算了,不看了,反正明天这些东西就是自己的了。

    “这里的种类很齐全,还填补了汉唐博物馆的一项空白。为了感谢哈利先生您,同时也为了感谢西恩先生的毕生付出,这些馆藏品,汉唐博物馆会单独成立一个藏馆,就叫西恩馆。您看怎么样?”参观结束,投桃报李,李辰如是对哈利说道。

    “太感谢了,父亲要是知道,也会高兴我的选择。”哈利全程陪同,李辰对这些文物的欣赏,他是看在眼中的。

    “虽然没有看全,但我相信西恩先生在这方面的专业性。”李辰翻弄着这个藏宝室的文件,寻思给他报多高的价格合适。“这里的每一件东西,对汉唐博物馆而言都是值得珍藏的。哈利先生,这里的东西我都要了,包括那一千多件的西方艺术品,我给您开1.5亿澳元,您看怎么样?”

    这个价格在李辰看来并不算高,但相比哈利前两年找来的鉴定师所评估的价格,整整超过了一倍——当时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