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3章 帝国雏形(第2/3页)  金钱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老姐,你干嘛呢?”弟弟急了,站起来就要开电视。

    “走,换衣服,陪我逛书店去。”平时这姐弟俩感情不错,关佳慧拨开弟弟想要再次打开电视的手。

    “老姐,我不用买资料,你就让我周末好好放松一下,好嘛?”弟弟正在国中读书,成绩一般,关父有计划让他下半年去美国。

    “废话,谁给你买?我自己要看。”关佳慧扬扬手中的钱包,颇有几分自得,“要学学姐姐我,你看多爱学习,演戏还不忘学习。等我成了大老板,以后你泡马子的钱我出。”

    关弟翻了个白眼,嘟囔了几句,去换衣服了,没办法,平常关弟的零花钱大多是姐姐给的。

    一番书店逛了下来,关弟累的够呛。

    “你们干嘛去了?”关珊给开的门,见到两人抱着一摞纸箱,问道。

    “姐姐要开书店。”关弟有气无力的挤开父亲,将箱子重重搁下,箱子散开,各中有关珠宝玉石类的书籍数十本,还有好几本经营管理类的。

    “我要做大老板。”关佳慧也累的气喘吁吁,瘫倒在沙发上。关珊看着女儿,神色颇为复杂。

    三月二十日,李辰终于启程去美国,这次是独身一人,当然,还有两个安保人员。

    黛薇儿在紧跟捷豹投资案的后续工作,有空闲时还需要改造伦敦黛薇儿庄园,香凝在香港,就没来英国,苏菲提前去了美国。

    虽然Zilog公司的收购已经完成,但美国还是要去的,因为达里奥很重要,他在李辰经济帝国的构建中有着独特的位置,李辰将他定位于自己未来在北美合作的战略支点之一。

    产业扩张过快,同时也过于零散,李辰需要仔细梳理现在产业结构。伦敦到美国洛杉矶的空中旅行要八个多小时,这个空闲时间,足够了。

    李辰的专属财经团队有四十多人,外加十位陆续归来的李辰家臣,还有伦敦公共会计公司帮助他打理除了香港之外全部企业的财务工作,即便这样,大家都感觉跟不上李辰的节奏,为此,泽曼作为财经团队的代表,在李辰离开伦敦之前,专程上门建议。

    跟随李辰做事,收入不少,成就感也足,但李辰的那种天马行空的思维,让一帮子投资专家和财务团队人员头疼不已。

    例如刚刚过去的捷豹收购案和Zilog公司投资案,如果按照正常收购程序,最少要半年到一年时间,进行详细的初审和复审,并会多次核查对方的财务记录和公司财产。而在李辰这里,只花费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效率虽然高,但给收购团队带来巨大的工作量和压力。这种仓促间达成的并购案,常常因为疏忽而留下重大隐患,是不可取的。

    另外,李辰的财务并购还有个特点,那就是跨行业并购太多。收购专家也是分行业的,李辰财务团队看起来有十多人,但要是考虑行业属性的话,这人数远远不足。

    因此,泽曼建议,成立专门的投资集团公司,将现在所有的企业财政投资管理权集中起来,然后按照行业属性,分配给投资公司下属不同的子公司。

    例如宾利和捷豹,可以划归到投资公司下属汽车行业专项投资子公司;而永安银行和其它的金融类公司,则可以划归到金融行业专项投资子公司。这样可以利用子公司成立专项的投资团队,负责专门的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

    泽曼的建议,是符合现在投资管理的原则,是欧洲财阀的企业运作模式,有别于亚洲的家族管理模式和八十年代日本企业以及九十年代韩国企业的运作模式。

    欧美的各大财阀和金融中心,正是利用各种投资公司,来掌管市面上运作的各大企业。

    这种方式是专业而且长久的,在泽曼看来,李辰应该能看透其中的关键,但李辰偏偏犹豫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