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章 搅动的风(第2/3页)  金钱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圣火旗下的小报《喜报》。此时,圣火出版社才仅仅出版了《黑白小魔王》《小吧女》两本漫画书刊,而《喜报》则是发行量不足一万份的漫画小报。

    收购之后,立即注资500万港币,对报纸进行全面改革。报纸重新定位“香江第一家图文报刊”。报社主旨“有图有真相”。扩大版块,将原有的漫画报纸扩充为图文报纸,分为三大版块,社会焦点、时时娱乐、漫画天下,重新定刊发行。

    其时,上官思危和其兄上官小龙,在香江漫画界已经小有名气。李香凝以10%的股份分红,挽留了上官思危继续担任《喜报》主编,同时正式任命黄伟钊、黄国兴、牛佬和赵汝德四员大将为《喜报》主笔编辑,正式招聘年仅十六岁的漫画天才马蓉城(其时马为《喜报》特约作者)为漫画编辑,同时扩充人马,以摄影记者为主,文字记者为辅,补充记者团队。

    8月1日,重新创刊的《香港喜报》上市,其大幅彩色版本的图片报道,让人耳目一新,尤受香江年轻人的欢迎。

    上官思危以及报社上下同仁,虽然看好彩色版图文报纸,并对公司总经理,年仅十七岁的小姑娘李香凝的种种做法,佩服有加,但奈何彩色图文报纸,成本太高,在没有形成影响力的前期,投入太大,前景看衰。

    人心颇有浮动之时,李香凝拉来了两个大客户,迅速稳住军心。

    其一,肇基集团与重新创刊的《香港喜报》签订战略合作,旗下所有新开房产广告,由喜报制作刊载,其广告费与喜报的发行量直接挂钩;其二,《香港喜报》成为汉唐院线和汉唐影业的媒体合作商,报社可以获得汉唐影业拍摄影片的独家新闻采访权。

    两大举措,让报社上下人心安定,这是豪门嗣女的创业节奏啊!

    《香港喜报》的重新发行,搅动香江传统媒体格局。1976年底,报纸发行量超过6万份,跻身香江报纸十强。李辰在香江的文化产业布局,再落一子。

    八月中旬,两人回到牛津,一个多月没见,香凝身上多了一丝女强人的味道。

    还没来得及好好亲热,切尼和帕丁便闻讯上门拜访。

    “辰,BMG集团,盛情邀请你去美国,他们可以为乐队提供至少10场的公开演出机会。你真的不考虑了?”切尼正在和美国BMG唱片集团商谈北美发行《BraveLife》专辑事宜,而香橙柳丁乐队北美巡演,是切尼谈判的筹码之一。

    “切尼,你也看到了,我马上要开学,真的没时间。”李辰从内心深处就没有想成为一个明星,出专辑,更是一种圈钱行为,“另外,你也知道,我和香凝都是东方人,北美流行音乐的排外,你可是一清二楚的。马丁.路德.金,死去还不到十年,那个国家的种族歧视,并不是只对黑人,对于亚洲人种的歧视,尤在黑人之上。我们乐队现场演出,恐怕不仅不能带来正面提升,说不定还有副作用。”

    切尼也有些无语,承认李辰说的有道理。这种情况不仅美国有,就连英国媒体,这几天针对乐队的两个东方主唱,一直有着非议。这还是因为两人在英国留学,满足了很多人大英文化主宰的虚荣心理,情况要好很多。要是纯粹的东方音乐,在英伦根本就没人理睬。

    “那英国的媒体通告与采访,你们也不准备出席么?”帕丁在旁边问道,这近一段时间接收很多媒体采访,都在询问两位东方主唱的信息,让帕丁都有些烦了。

    沉吟良久,李辰才说道,“配合专辑的宣传,应付新闻采访,帕丁你辛苦一下。如果有询问我们的信息,就说我们是来自一个东方家族,现在还在学习期间,不想被打搅。”

    《泰晤士报》记者诺玛因为去年圣诞的报道,结缘帕丁,所以帕丁接受了他的专访要求。

    对于辰和香凝,帕丁是这样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