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72 一百八十盏(第1/2页)  戏精成长日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肖德顺家盖的是两层的小楼,院子里全是用水泥抹的地,平整干净。

    吴庸到的时候,已经在院子里摆上了一大张圆桌,菜色不算多,但份量十足,全是用盆装的。

    “华老弟来了,来来来,先倒上一杯!你别看这个酒没牌子,这可是我去搞的十年陈酿的高粱酒,专门找了老中医开方子泡的,补气血,又不上火,你来尝尝!”

    肖德顺招呼老伴给吴庸拿了副碗筷盛好饭,热情地给吴庸倒上一杯自己泡的药酒。

    “这是我老伴,也是从厂里退下来的,以前在里边做的描金的活计。”

    “肖老哥好,大嫂好。”吴庸笑着接过老妇人递过来的碗筷。

    “老弟别客气,来了就当是在自家,我还有两个菜,你们先吃着。”老妇人手脚麻利,做事情风风火火,一会儿又从厨房里端出两道小菜。

    “老哥,你这太热情了,就我们几个人,哪儿吃得完那么多菜啊?”吴庸见桌上的菜越来越多,有些不好意思。

    他知道肖德顺对他的热情,有一部分是源于他的“记者”身份。如果他是以普通游客的身份过来,肖德顺不见得会请他吃饭。

    “不用担心这个,我还有两个儿子在厂里没下工呢,等他们回来,再多菜都能吃个干净,咱们趁早先吃着,省得一会儿还得跟两个小子抢。”

    吴庸看着面前这几大盆菜,招待十个人都够了,哪能不知道这是肖德顺是在说客气话。

    不过,见他兴致不错,再推辞就矫情了,便顺着肖德顺的话问道:“肖家还真是制墨世家,都是一代传一代啊。不知道方不方便问老哥之前是做的什么工种,孩子也是子承父业吗?”

    “这有啥不能问的。”肖德顺跟吴庸碰杯喝下一大口酒,辣得他眯起眼吧咋两下嘴,这才继续说。

    “那俩小子,承个屁的父业!不是我吹,以前厂子里可没有那么多机械能代替人工,那时候取烟料就靠我们两眼双手地把控着,我当年可是能同时控制一百八十多盏油灯同时取烟料的,那俩小子,可没他们老子这本事!”

    吴庸从接下这单任务的时候,便对制墨行当做了些了解。

    肖德顺说的那种获取制墨原料的方法,是点上桐油灯,让桐油在不完全燃烧的情况下冒出黑烟,然后在灯的上方倒盖一个陶瓷小碗,让烟料附着在上边,最后用毛刷将烟料扫下来。

    这种人工取料的方式在现代已经基本被淘汰,大多都用机械来完成这一步了。

    不过,如果肖德顺所言非虚,他一次能同时点一百八十盏油灯,在当年,绝对是顶尖的取料好手,绝对的业内骨干!

    “老哥厉害,我看史料里记载,最厉害的取料人也不多能同时点两百盏灯,你这数据,纵观上下五千年,也能算准一流的了。”

    肖德顺自己爱吹牛,但真有人捧着,又觉得不好意思,声音一下就小了下来:“嗨,我算个什么呀,也就比那两个不成器的小子好点儿,要不是现在厂里效益起来了,他们才肯回来学手艺,不然,还不知道在外面哪里晃荡。”

    “真说到厉害的,还要数天爷。”

    “就是之前你跟我说的,除了厂长之外,对狻猊墨最了解的那位?”吴庸对这位的兴趣相当浓厚。

    “可不就是!我十四岁进的制墨厂,进去就是个取料的,混到最后,还是个取料的。天爷也不过比我大两岁,人家那可是取料c合墨c制模啥啥都会,啥啥都精,四十不到就成了把控技术的一把手,直到现在厂子也离不了他。”

    “所以说啊,时代发展就是大浪淘沙,像我这种,搁几百年前也算不错了,可现在这时代,机器一出来,新东西学得慢,就得傻眼。不像天爷,快六十的人了,玩儿那些机器的东西,还是不比年轻人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