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章 沁凉湖情(第1/2页)  醒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据传,这花灯节乃是当年建立泰山城的王,也就是正门门口那个巨大雕塑所雕刻之人所定,至于为何而定就不得而知了,总之就是突然在某一天,泰山王下令全城家家户户皆需悬挂灯笼三天,自此之后每年到了这个时节,泰山城的居民们不分贵贱都会在这一日在门前悬挂灯笼。

    初开始时人们都只是拿麻杆编织个形状,在外头裹上一层破布,到夜里里头便点上一支蜡烛,久而久之,人们便已经不满足如此简陋的灯笼了,灯笼的做工愈发讲究,而形状也愈发的多样,更有许多人开始以此为生,逐渐的,泰山城的花灯节遍传遍了天下,那玲琅满目各式各样的灯笼几乎绽放在泰山城的每一个角落,甚至都没有完全一样的灯笼,三天根本无法看完所有的花灯,再后来,在赏灯的基础上人们又衍伸出更多的活动,如灯谜,灯诗,灯魁选拔等等遍不一一描述。

    如今,选择此时来泰山城观灯的人越来越多,名声也愈发响亮,泰山城的百姓们也为此愈发骄傲,从而最终发展成了如今这般举世盛况,好在泰山城足够大,即使每年会有无数人慕名而来,但依旧不会显得太过拥挤,但叶川也的确感受到了平日里难以感受到的热闹氛围。

    他们走过一条有一条街道,穿过一个又一个小巷,各式各样甚至各种颜色的灯笼早已经让孟女侠兴奋不已,在前头跑来跑去两眼放光,叶川则稍微淡定了一些,但也是一副毫无见过世面的样子,一路上是连连赞叹。

    一路上,众人在观赏花灯的同时也发现街上巡逻的衙役也变得多了起来,也不知道是因为这几日人流太大还是因为昨日夜里叶川等人遇到的袭击。

    “往年的花灯节也是这般巡逻的。”凌紫城领着大家如此说道,“泰山城地广人多,每天有个几十起打架斗殴也不算多的,昨日里遇到的情况,过了一夜其实也看不出什么太大的动静,是不会让衙役们如此紧张的。”

    叶川点头说道:“是这么个道理,况且此时巡逻队伍多也不是坏事,至少我们不用担心计划出现意外。”

    提到计划,凌紫城心头不仅一热,脚下的步伐不知不觉便轻快了几分。

    孟女侠笑道:“哈哈哈,看看凌紫城这心急的样子。不过这么多人巡逻,肯定没人敢闹事了,这下可没有本女侠的表现机会啦!”

    叶川说:“唯恐天下不乱。”

    孟女侠皱了皱鼻子,哼了一声,看到街边一个长耳兔子的灯笼甚是可爱,也顾不得其他便跑了过去。

    不久,周围人明显变得多了起来,而与段馨约定见面的地方也已经离此地不远。

    这里便是沁凉湖畔,沁凉湖乃是泰山城中最大的一潭城中湖,也是泰山城大小河流的始发上游,若是顺着沁凉湖向上游一路走去,就会看到一个高耸入云的瀑布,这瀑布便是从泰山城依靠的泰山上垂挂下来,这才有了如今的沁凉湖。

    沁凉湖上有很多桥,可只有一座桥最有名,这座桥虽说有名,却是无名,这桥据传也是泰山王所建造,当时也只有这么一座桥,按理说就应该以沁凉湖作名,成为沁凉桥,但不知为何,泰山王却是不许,所以至今这座桥也没有名字。

    虽说无名,但也是好认,这桥窄且长,贯通沁凉湖南北,唯有中间有一座凸起的拱桥,而桥下直通岸边的则是贴着水面而建造的狭长石板路。

    约定地点便是此地,约定时间便是此刻。

    凌紫城从桥这头望去,前头皆是熙熙攘攘的人,桥本就窄,最多容得下三人并肩,桥又狭长,凌紫城自然什么都看不见,只能看到眼前来往的人群,但是他肯定,段馨就在对面,也与自己一般如此望着。

    来到桥下,桥很高,石阶有十阶,不多却高,所以不到最后一两阶,是看不到对面的人的,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见面,可凌紫城没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