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3章 南返(第1/2页)  我是辛弃疾的火头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海州停留了一天,辛弃疾就带着少数统领,押解着张安国,乘着李宝的水军战船走水路赶回临安。

    跟着辛弃疾等人回来的一万多人辛弃疾交给了李宝和魏胜,让它们代为照应,等待朝廷的旨意之后,在做处理。

    张承乾则带着义父义母,为了省钱,也为了安全,就厚着脸皮,蹭着辛弃疾乘坐的战船南下。一起前往临安,李青青要跟着王大夫继续学医,所以李家三人也就顺理成章的跟了来,张承乾要开酒楼,所以王大嘴,陈二狗和火头军的二十几号人,也是必须带着的,然后就是自己收的两个跟班,蒙大头和王二麻子。

    至于为什么要下临安,有两个方面:一来张承乾想要去看看这宋代的杭州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二来是因为临安中最不缺乏的就是有钱人,自己想要开酒楼,赚大钱,临安就是首选。

    一行人离开时,辛弃疾发的饷银,张承乾在济州开面馆赚的一些,这两次胜利,尤其是打破一万金军所缴获的钱财,加起来分了两百两银子。虽然算不得太多,但是把所有人的银钱加起来,也勉强够自己在临安的小尬咎,开一个小饭馆了,张承乾一点都不担心,凭着自己的能耐赚不了钱!

    日中显暮色,黑云压翠峰;细雨如晶丝,随风斜入栏。

    纤夫不着衫,拖船沉步行;路滑盼雨散,又恐误春耕。

    两边青山耸立,天中乌云低垂,本来已经是中午了,天色却暗的像是傍晚,岸边那一群群裸身的纤夫绷直了纤绳,弯腰拖着船只航行,身后一个执事一个劲儿的催促。光看这一条条的商船载满货物在这运河上航行,就知道着大宋的商业是多么的繁荣。

    一首打着“静海军”旗号的战船,顺着运河张开风帆南下。

    战船的尾部,一个少年带着一个斗笠,坐在船舷上,手上拿着一根拇指粗细的竹竿,竹竿上是细细的丝线,丝线沉入水中,身边放着一个小木桶,桶里装着一些水,就是没有鱼。

    辛弃疾拍了拍身上,因为坐的久了而有些起皱的衣服,缓步走向戴斗笠的少年。走到小木桶旁边,低头看了看,脸上露出一丝释然,轻轻的叹了一口气,缓缓蹲下道:“还没有钓到?”

    “没!”少年道。

    “大半天了都还没有钓到,收拾一下进仓吧!虽然带着斗笠,还是要注意下,不要受了凉。”辛弃疾看了看河面荡起的连绵波纹,又看了看两岸的景色道。

    “好吧!本来还想着钓几只上来熬一锅鱼汤呢!看来是没口福了。”少年拉起竹竿,把丝线挽好,然后起身。

    不等少年弯腰提木桶,辛弃疾就提了木桶转身进仓。

    走当舱门口,少年取下斗笠,掸了掸身上的雨水,原来是张承乾。

    “把外衣换下来吧!都有些湿了!叫你不要去钓鱼就不听。”王夫人一件张承乾来到舱门口,放下手中的针线活计,拿起身边早就准备好的一件外衣走向张承乾,温言说道。

    “好嘞!义母!”张承乾嬉笑着脱下外衣,换上王夫人递过来的外衣,王夫人把换下来有些湿润的外衣,挂在一边晾着,然后又回到原处,李奶奶身边继续做针线活计。

    李青青正拿着医术听王大夫讲授,李汴则拿着一本辛弃疾给他的书在看,最近李汴朝着要跟着辛弃疾学本事,辛弃疾也挺喜欢李汴的,于是就带着他一边念书,一边练剑。

    一有闲暇,辛弃疾就会过来找张承乾讨论军事,张承乾也只是顺着辛弃疾的思路进行补充,顺便出一些阴损的注意,并不主动去讲。即便是这样,辛弃疾也觉得受益良多,眼界和思路都开阔了不少;并且见缝插针的给张承乾灌输忠君爱国的思想。

    张承乾对于爱国当然是欣然接受,但是对于忠君就当作耳旁风了。

    王二麻子端着一个托盘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