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O二章 认祖归宗,幽燕还巢(第2/3页)  盗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圣杜甫曾有诗曰:“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温庭筠也曾吟诵:“凤凰相对盘金缕,牡丹一夜经微雨”。公元743年,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曾从甬城阿育王寺带去的金银绣千手佛,至今被日本奉作国宝。

    萧落雁口齿伶俐,声音悦耳,说起这些典故时如数家珍。她是学考古专业的,对这些历史掌故地方名产了如指掌。说起来自然头头是道。

    李虎丘蹲到一个特别的摊位前,轻轻捻起唯一的卖品,一片镶嵌在紫红色木材中的金银彩绣仔细端详。萧落雁凑趣的挨着他一起观看。摊主是个中年道士,相貌古雅清俊,对李虎丘介绍道:“绝对的老物件儿,银线做底子,金线做活儿,金鲤跃龙门,小叶檀的框子,和兴堂的织品,您看这下边有个款,江南姚氏,过去的女工没有地位,织绣出的东西是不允许留款的,除非是名家大匠才有这个资格留下自己的夫家姓氏。”

    这片锦绣的构图别具一格,图中的金鲤金线织就,手法细腻工艺精湛。从绣品到框架无不透着大气和匠心独运。萧落雁看的欣喜,拿到手中便不放手。道:“臭小子,自从知道你是多宝楼的老板,我还没打过土豪分过田地呢,咱们在一起这么长时间了,你也没张罗过送我一件东西,这个锦绣我特喜欢,就它了!”

    李虎丘微笑点头道:“你喜欢就好。”又问道士:“这东西要多少钱?”道士一乐,捻须道:“货卖有缘者,分文不取!”李虎丘闻听不由一愣。道士接着道:“这么多卖彩绣的你偏偏来到我的摊位前,足见咱们有缘,这方织锦乃南宋姚陈氏织就,清初和兴堂木艺大师高马褂镶嵌,二人的年代虽相差数百年,却在这方作品上合作无间,使其达到了彩绣艺术的巅峰,如果单以金钱衡量其价值,把它送到福德堂,少说能卖到十万块钱。”

    萧落雁闻听不禁一吐小香舌,俏皮的做个夸张的鬼脸,道:“东西嘛,这么贵?不要啦。”说罢,起身欲走。李虎丘却笑眯眯没动地方,“傻瓜,没听见道长说咱们是有缘人吗?保不齐分文不取就送给咱们了呢,你不是想去福德堂应聘吗?这个东西是再好没有的敲门砖。”那道士听了,捻须大笑,道:“小哥儿果然是个妙人,我要是没猜错,你可是姓李的?”

    李虎丘依旧笑眯眯不动声色,却将萧落雁拉到了身后。这道士一双眼贼亮贼亮的,虽然看不出势和意来,也不像有功夫的感觉,但李虎丘却莫名的因此人想起了董师傅。“道长还真不愧是方外高人,能掐会算,您还猜到了?”道士答:“我还猜到你在找人,一个小女孩,身穿兰花藕荷色裙子,长头发,大眼睛,一笑两个小酒窝可惜很久不笑了。”李虎丘情知有异,幡然醒悟,蓦然回首顺着道士的目光观瞧,顿时如遭雷击一动不动。

    眼前正是燕明前抱着走累了的小燕子,一步步朝这边走来。身后道士声音飘忽:“李虎丘,有道是善有善报,金川之前曾有大恩于静慈斋,他生前托我们安排你父女相逢,今日总算不负老友所托。”

    李虎丘心头豁然一亮,猛想起那句,燕归巢,勿急,原来帮自己找到小燕子一事金师傅早有安排。他猛转身,再回首处,道士已踪迹不见。他不禁想到,来此之前种种,从萧落雁收到邀请函,张罗来南方,到宾馆里有尼姑指点他们来参加这庙会,冥冥之中似有一双无形的手推着他们此时来到此地。

    燕明前在山门外同样有奇遇,一名道姑拦住她,只说是跟她们有缘,还说代表小仙师替云贵川数千失学儿童答谢燕家姐妹,特意送她们一场亲情团聚。就这样,燕明前抱着小燕子,稀里糊涂来到李虎丘面前。

    半年未见笑模样的小燕子,看到李虎丘的瞬间,脸上忽然绽放出春光明媚的笑颜。在燕明前怀中奋力挣扎,燕明前先是被小燕子的笑容惊了一下,随即也注意到了前面少年正是在哈城有过一面之缘的那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