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00 兵临城下(第1/4页)  凤御凰之第一篡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魏汴城。

    6月,盛夏来临之际,苍月已发动了对汴城的数次大攻城,大魏将军侯宗政博义亲自在城门指挥,死守汴城城门,大魏帝王秦邵臻亦披上战袍,屡次御驾亲临汴城城墙之上督战。

    夜,大魏军营,帝王行营,灯火亮如昼。

    两国交战,白天大魏将士要随时防御苍月攻城,只能到了晚上方能坐下来探讨守城的应对措施。

    从去年顾城风对大魏不宣而战开始至现在,大魏节节败退,军中已呈出厌战的情绪,尤其是柳州城被攻陷后,大魏军营中原吏属苍月西北大军的部份将士更是无心应战。

    对大魏不利的言论已在军中公开流传,导致新兵情绪不稳,定认大魏战败是迟早,不如早日投降,何必让这么多无辜的人战死沙场。

    加上苍月军中传出善待战俘的事,以及苍月国对伤兵的一系列优待政策,让大魏军心更加浮动,两军交战之时,并不愿顽抗到底,宁愿弃械投降。

    肖宴臣不得不担起柳州十三万将士死亡的后果,在他交出帅印之前,趁机快刀斩乱麻处置了一些军中传播不利流言的罪魁祸首,甚至亲手砍下自已从西北带过来的一些参将,震慑了军中不稳定的因素后,将权力平稳交接到宗政博义的手中。

    但令秦邵臻和宗政博义始料不及的是,苍月竟派出顶尖的影卫,一夜之间屠杀几十个汴城守将。这些四海影卫来无影,去无踪,杀人于无形,令得整个军营人心惶惶。

    御书房行走云随天奉旨站在帝王身边,详述着这几日的两军战况,两边的将士各自低首聆听。

    陈述后,开始殿议时,两边的将士个个面面相觑,无人先行置辞。

    面对这一群毫无独立领军的将士,秦邵臻只觉得眉心一阵阵地抽跳,这些人,全是草草地提拨上来,且,无一人有实战指挥经验,可他已无将可用。

    更甚,如今大魏军中士气低靡,甚至把提拨看成洪水猛兽,一接到晋升的圣旨,竟个个面如土色,恍如大难临头。

    秦邵臻坐在御案后,听完云随天的报告后,面容冷漠,双目敛着寒霜扫视着两边的武将,“这就是尔等马革裹尸的报复?只想着荣归故里?或是含饴弄孙,舍不得颈上的脑袋,有什么资格从戎?接下来该怎么做,是得过且过混着好,还是一心一意与汴城共存亡,为朕分忧,把位置坐稳!孰轻孰重你们自已惦量,不必朕重复。”

    秦邵臻的语声冰冷带着带着杀戮气息,任谁也听得出,帝王的意思是,若守不住汴城,苍月不杀你们,帝王也会要他们的脑袋。

    众将寒噤,面面相觑后,齐齐出列,跪于中庭,“末将愿为皇上分忧!”

    众将退后,肖宴臣道:“皇上先息怒,这般小免崽子微臣自是有办法治!”肖宴臣虽被夺了帅印,但在大魏军中的威信尚存,所以,宗政博义在很多军务方面都会与肖宴臣合作。

    “宴臣,有心了!”秦邵臻转首看向宗政博义,“这几日,你们二人多加小心!”宗政博义和肖宴臣也在苍月影卫刺杀的目标在内,所幸那夜,两人因为有军务相商,得以联手避过刺杀。

    “皇上请放心,微臣自保能力尚有!”宗政博义淡笑一声,与肖宴臣一齐退下。

    帝王行营中只留下云随天一人在悄悄整理着书案上的地图和奏章。

    灯芯烧了一整夜无人修剪,时不时地发出轻微的烟花一爆的声响。

    秦邵臻一晚心情混乱,便又重拾起定州传来的密函,反复琢磨着。

    密函来是来谭荣。

    谭荣是他心腹之一,这些年,若非是谭荣一直暗中阻止古卫扬与秦邵栋之间的合作,让大魏南方的权势处一盘散沙的状况,他根本无暇腾出手备战苍月。

    大魏的飞鹰培训出来后,谭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