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3章 0123 成功脱险(第2/4页)  英雄联盟之我若为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窗。

    杨老太的女儿介绍说,洗手间原本没有窗户,姐妹几个怕妈妈的洗手间太闷,就请人开了一个天窗。如果没有这个天窗老太太肯定就被活活憋死了,两名武警也正是通过这个天窗爬进去把她救了出来。

    目前,老人正躺在武警医院的帐篷医院里恢复休养,王医生向记者介绍说,老太太被困了整整三十六个小时,但因为饥饿以及灾后被埋的房间光线太黑,她获救后已失去时间观念,“以为自己只被困了五个多小时”。饿了将近两天,老人家的消化系统出现了异样,起初只能靠输液来吸取营养;但经过一天的恢复,她现在已经开始喝粥了。

    几乎如出一辙。昨天上午一名被埋在坍塌的房屋废墟下六十个小时的老人被救出。从上午十一点二十分到十二点五十分,我用相机记录了整个营救过程。

    11:20,正在一幢被泥石流掩埋了一层的危楼下面挖掘的民兵报告说,废墟下面发现了一个活着的老人。这一消息让连续工作倍感疲惫的搜救人员立马兴奋起来。指挥官下令马上向上级汇报,请求支援。

    11:22,兰州军区的军医迅速赶到现场,并做好各项准备,将点滴瓶、氧气袋等必需物品拿在手上。其中一名战士脱掉上衣,沿着废墟上挖出的洞进入生还者所在的位置。

    11:43,军医将担架抬到洞口,随后,生还者被运送出来,先是双脚出来。全身出来后,马上放在担架上,几个解放军战士将其抬到比较空旷的地方,军医上前为其插上氧气管,扎上点滴针。

    11:46~11:52,几名战士抬着生还者,走过泥石流留下的淤泥地,历时六分钟,辗转将近一千米的路程,来到一个军队用帐篷搭建的临时医疗点。

    11:52,担架到达临时医疗点,军医开始对生还者进行紧急救治。

    12:50,救护车赶到,生还者被送往医院救治。据参与救治的一位军医介绍:生还者没有太大的外伤,只是由于被埋在废墟下六十个小时了,身体极度虚弱。

    在救援地点,生还者的侄子刘江告诉记者:生还者名叫刘马幸代,现年五十二岁。他生下来就身有残疾,双腿不好,不能说话,也听不见。所以一直未婚。他说,当天从外面回来,还没有进家门就听见房子后边的那条河发出很大声音,他就大喊着要家人离开房子,可惜声音很快就被雨声、雷声和河水声淹没。很快,大水就淹没了一楼,他父母从后窗户逃出来。而大伯则被困在屋子里。

    水退后,刘江和家人就来到自家楼房前,告诉救援人员大伯所在的位置,“由于他住的房间距离楼梯很近,他的腿脚又不好,不可能移动,因此我们很容易确定他的位置。”刘江说。三天来,他们的亲戚和救援人员一直用双手和铁锹挖,直到昨天上午,部队的人用光学生命探测仪探测的时候,说下面好像有生命迹象。“我们听说不少探测到生命迹象的地方挖出的人都已经死了,一直不敢相信大伯还活着。”

    刘江称,他们家的房子是土木结构,大伯就住在楼梯附近的屋子里,所以,坍塌的时候那个地方有空间,大伯才成为被困在废墟下面60个小时后的幸存者。

    作为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抗震救灾的重要团队,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八十名队员于九日凌晨四时从北京南苑机场起飞赶赴舟曲灾区。他们带来了十二条搜救犬和二百多套救援装备、器材。

    领队的队长介绍,泥石流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地震的地质灾害,地震发生后,建筑物的废墟内往往存一定空间,甚至有短暂的时间供人们逃生;但泥石流一旦突袭而来,瞬间就可完全掩埋建筑物,不留任何空隙,让里面的人窒息而死,非常残酷。这给搜救犬提出了新挑战:“要让搜救犬准确感知地底下有没有生命迹象,就必须给它一定的缝隙,否则生命的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