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七章 遥望大海 寻踪山海关(第1/2页)  回家的心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随着车厢内广播和列车员的大声提示,车厢内开始骚动起来。在山海关车站准备下车的旅客,开始从行李架或者座位底下拿自己的大包小包;有的忙着与人告别,相互道着祝福过年的吉祥话的;有的妇女囔着吵着还在睡觉的孩子赶快起来准备下车的哄叫声,再加上过道里来来往往洗刷的c打水的及上厕所的,此时此刻,用人声鼎沸c热闹非凡来形容车厢内的杂乱与热闹,绝对是一点儿都不过分。

    我和二黑哥,还有其他不在山海关车站下车的旅客,看热闹般地注视着眼前所发生的的这一切,也不时地躲避着这乱哄哄的人来人往,我的心里又开始考虑早饭的问题,“餐车是不能去了,连提也不能提,就在车厢里解决吧。”

    火车正在减速,清晨的阳光开始在车厢里四处播撒。没想到,就在这乱哄哄的车厢里,俺俩后面几个年龄稍长的老汉,围绕着山海关,你一句我一句地讲了起来,谈今论古,听着就像是说书唱戏的在讲历史,挺有意思,比昨天那些议论俺俩的人根本不是一类,水平高了去了。

    其中一个若有所思地说,哎呀,过了山海关,咱就进入了关内,与关外的感觉立马就不一样了,老觉着关外不是家,关内才是家。

    那可不。另一个接着说,这个听老辈人讲啊,当年闯关东,就是以山海关为界,一过山海关,可就进了生死难料的荒凉之地,死在路上的人啊,据说多了去了。

    你说的那是旧社会。又有人插话进来,现在是新社会,哥几个算是熬出头来了,老家那嘎达,人多地少,连肚子都填不饱,要是不到东北来,别说混媳妇了,早他妈饿死了,这点儿我最有体会。

    这话我信,你小子这几年是混好了,种着好几晌地,娶上了媳妇,抱上了大胖小子,你最实惠,要是还在家里,你做梦去吧。

    记得我过山海关的时候,还是日本人在的时候,查的可严了,浑身上下翻了个遍,小鬼子的刺刀对着我的胸口,楞没把我吓死。

    那你混东北比我早几年,我过的时候是驻守着,盘查的也很严。

    哎哎,据说这地太重要,又有山又有海,中间设一关卡,就是山海关,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万里长城就是从这附近的海里叫老龙湾的地方修起,这万里长城啊是遇水架桥,遇山上山,往西一路修到了什么嘉峪关的,这地儿是个自古兵家必争的要隘,当年清军入关的时候,要不是守山海关的吴三桂借口陈圆圆被李自成的大将刘宗敏霸占而投降满清,八旗军队很难入关,咱汉人也不会留那几百年的大辫子。

    这都是说书唱戏的说的,咱老百姓哪知道其中的真假,也就是瞎跟着热闹。要是火车在这里停上个巴时辰多好,咱也下去瞅瞅风景去。

    其中的一个慨叹山海关的雄奇,竟妄想着让火车多停留个时辰,真是天真。

    听着这些人的对话,使我忽然想起了什么,对二黑哥说道,“走走,到过道里看看山海关c看看大海,长这么大,这两样还都没见过呢。”

    我俩来到两车厢之间的过道里。火车往南开,东车门窗外应该是大海,那西车门窗外的山上就是山海关喽。车门的玻璃上被一层水雾所覆盖,我抬手擦了擦,便急不可耐地朝外面全方位地扫过去,虽然火车已经减速,也只是眼前的房子c树及山形看的比较清晰,稍远之处,效果可就差远了,忙乎的我从东车窗挪到西车窗,涌入眼帘的,惟有景色的差异而已。从东窗远看,旭日东升,霞光万道,雾气蒸腾,乱云翻滚,犹如一幅巨型印象画,晃得我两眼迷离,神清气爽;从西窗望去,云遮雾锁,四野混沌,光阴腾挪,峰山半掩,视野之内,灰蒙与蛮荒铺展着,恰是天地之间正在上演着的一张动静交替c浓淡恣意变换的泼墨山水画。

    “啧啧,真好看真好看,没想到山海关这个节点两边的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