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 白手起家,无中生有(第2/3页)  清灵修真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到灵石比登天还难,因此不得不精打细算,能省就省。

    一个多月过去了。中间地带的火山仍旧时不时地喷发出炙热的岩浆。不过无名岛的面积却扩大了整整两倍有余。现在在无名岛的外围边缘地带,已经感觉不到岩浆带来的那种灼烧之感,一丝丝绿意开始在硫磺矿石的缝隙中冒出头来。第一次来到无名岛,小灰可谓兴奋至极,它似乎看到了无穷无尽的美食在等着它,一双小眼里登时流露出贪婪的神色。李洵看的一惊,连忙用小灰能听得懂的言语警告小灰。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李洵终于让小灰明白,即便硫磺矿石对于小灰来说是美味佳肴,但是也不能在短时间内吃得太多,否则必然会对“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自己完全可以在离开的时候,用储物袋带走很多矿石,让它以后有的是时间慢慢品味

    来到无名岛之前,李洵已经练习炼丹的手法不下数千次,对于炼丹时的注意事项也都记得清清楚楚。现在灵草不缺,唯独丹炉和地火没有着落。李洵在无名岛的边缘一边徘徊一边思考。随着李洵火系术法以及控火能力大大提高,火山喷发对李洵的影响已经微乎其微。看着脚下不知道冷却了多长时间的火山岩,李洵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对哈!这些火山岩曾经经历过极高的温度,之后才从地底下喷发而出,想必一定能够经受得住炼制丹药的温度。想到这儿,李洵用法剑掘起一块火山岩,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越发觉得自己的这个想法可行。用法剑加上灵力在这块火山岩上不停地削c刻,不一会一个“器皿”的胚子就显露出来。当然这个胚子太过粗糙了,个头也不够大。不过这第一个“手工艺品”更加鼓舞了李洵。思考了一会之后,李洵挥起法剑掘起一大块厚重的火山石。先把火山石慢慢削砍成一个圆柱形状,然后整整齐齐地将最上面的一层切下来,李洵打算用这一层做丹炉的炉盖,接着李洵按照刚才的经验慢慢加工炉体。半个时辰不到,一个比前一个大很多,精细很多的“炉体”就这样出现了。

    看到自己的创意得以实现,李洵自然非常高兴。接下来李洵更加用心地认真打磨“炉体”和“炉盖”。一个时辰之后,一个圆底c平盖的丹炉出现在李洵的手中。样子虽然很丑,内壁和外壁还是相当的粗糙,但是至少和李洵印象当中的丹炉有六c七分形似。李洵喜不自胜。

    有了这个“丹炉”在手,喜不自胜的李洵马上又产生了其它的创意。收起“丹炉”,李洵操着辟火法诀,向火山口附近飞去。一直飞到一片还未凝固的岩浆上方,李洵才停了下来。施法取了其中一大团,此时岩浆的温度仍然极高,几乎要超出李洵的操控能力,李洵只好不停地凝结水雾保护在岩浆外。水汽不断被岩浆的热力蒸发,腾腾而上,不过同时岩浆表面的温度也慢慢降了下来。李洵心念一动,想法又生,他开始运用御水术形成水流,在岩浆团外围不停地旋转冲刷。岩浆团的外表面很快被流水冷却c凝结,然后打磨得越来越光滑,如此一个外表光滑c内含包浆的小药炉就出现在李洵的眼前。看着手中的这个全新的“药炉”,李洵稍显失望,这个药炉它太小了。可是此时外表已经凝固了,不可能再把它变大,而且中间的包浆也开始慢慢的冷却,开始定型。那么怎么才能掏出“药炉”中实心的那一部分呢?李洵开始开动脑筋,进行逆向思维,或许自己可以首先打造出药炉的内壁,对啊,就是这个思路。想到这,李洵重新开工。飞临更远一点的岩浆上空,李洵先是遥遥摄过一团海水,操控着海水在岩浆中旋转流动,海水很快就被蒸发一空。李洵连忙又摄过一团海水,继续操控海水不停地在岩浆中旋转打磨,此时的岩浆中开始出现一个圆孔。不过圆孔内壁的岩浆已经冷却变硬了,李洵的这次试验宣告失败。

    施展一个法术,驱干身上的汗水和四周的蒸汽,李洵开始了丹炉的第二次制造。这一次李洵在开始阶段不再轻轻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