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七章 折柳(第1/2页)  颜氏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似乎没想到黄嬷嬷就站在不远处,映平有些发愣,一直跪在地上。众人似乎都没有注意到她一般,也没有人让她起身,都径直绕过她往前走。

    老太君穿戴整齐,正笑眯眯地扶着宋氏,站在门外等着。

    马车都已备好,老太君便上了前头一辆,宋氏和颜秉初的马车紧跟其后。

    车子摇摇晃晃驶出坊间。

    老太君闭目靠在大靠枕上,黄嬷嬷从最下层的屉子里翻出一个毯子,摊开仔细盖在老太君的腿上。

    “你也坐着吧,”老太君睁开眼睛笑道,拍了拍手边的空位。

    黄嬷嬷笑着应了声是,侧身在老太君身边坐下。

    “那丫鬟呢?”老太君眯着眼睛问道。

    黄嬷嬷叹了一口气,“奴婢嘱咐着人唤她嫂子明日进来领着她出去了。”

    谢老太君笑着看了她一眼,“我知道,你觉得她是个不错的,也伺候了这么多年,但是”老太君顿了一顿,“心太大了。”

    心大了,开始奢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是僭越了。这一来,就将所有的优点都抹掉了。

    黄嬷嬷笑着点点头,又道,“奴婢亮了灯时候,姑娘竟是一点吃惊的样子都没有。”

    老太君思忖了一下,突然笑道,“怪道呢,她是猜出我们想看看她反应如何,竟是自己愿意问了那么一句。以她的性子,肯定是能避则避,连什么事都不愿问的。小小年纪就这么着,”老太君摇了摇头,“竟是不知道说她懒,还是说她通透。”

    说起来。那还真倒是如此,黄嬷嬷笑将起来,又透过纱窗看了看车外。

    “老祖宗今日起得早。还有一段路,略微歪歪吧。”

    约莫两刻钟后,马车在上东门前停下。昭王府的马车已停在城门外。赵绍上前掀开帘子,亲自扶了老太君下了马车。

    说起来。谢老太君是昭王的外祖母,宫里没有太后,谢老太君也算是份辈挺高的长辈了。

    “老祖宗还亲自来。”颜秉初刚下车,就看见一个娃娃脸的少年郎笑吟吟地搀扶着谢老太君,穿着石青色宝相花刻丝锦袍,腰系羊脂缠花五蝠如意玉佩——便知他是昭王了。

    她跟在宋氏后头向昭王道了万福。

    昭王府的护卫远远地将路边的长亭围在中间,亭中摆了水酒。还坐着一个花貌美人,香妃色绫子如意云纹衫,翠蓝金枝绿叶百花曳地裙,装扮极其富贵。

    见众人进来,只起身向昭王微微插手一欠身,便矜持地站在原地。颜秉初偷偷看了她头上的赤金拔丝丹凤口衔四颗明珠宝结和缠丝点翠赤金的步摇,微微眯了眼,便低下脑袋,亦步亦趋地跟在宋氏后头。

    谢老太君急忙要蹲身行礼,却被昭王紧紧地扶着。在桌边坐下。又伸手斟了一杯酒,“老祖宗,绍儿干了。”说着,一饮而进。

    谢老太君笑着点头。连连道好。

    颜秉初斜眼看着那条翠蓝金枝绿叶百花曳地裙一动也不动,仿若一个木头人似的站在原地。

    亭子一片寂静。

    这个少女,大约十五六岁的模样,昭王封王后,从来没听说有过大婚,想必,她就是昭王府上唯一的皇子侧妃董氏了。

    昭王进酒此举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只行家礼,不执国礼。身为晚辈,董氏也该向老祖宗行了礼,后头的小辈才好跟她见礼。

    她不动,场面一时尴尬得很。

    “怎么都簇在这儿?”谢诩走进亭子。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赵绍瞥了董氏一眼,转身对他笑道,“正等着你呢!”

    谢诩展开扇子轻轻摇了摇,笑了笑。

    “你们去兴元府,一定得好好地,这两年,谁都不许淘气惹事。”谢老太君的语气轻柔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