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7章 行辕中对话(第1/3页)  改造唐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萌大叔李隆基抬头一看刘昊和李杰一副紧张的神情,笑了:“怎么?朕这里就让你俩这么害怕么?刘昊刘志才,朕今天终于看到你了。”

    刘昊从怀中掏出一个本子,高力士很有眼色的接了过去。刘昊说道:“这上面都是新安县的那个知县,这几年來,强收土地与税收的大概去向,陛下可以看看。我俩害怕的不是陛下,而是这个本子。”

    李隆基站起身來,刘昊发现他的身高居然有一米八以上,想想这么帅的萌大叔,怪不得能勾搭上自己的儿媳妇。不过历史上的杨玉环是自己的了,谁也别想染指。

    高力士将那个本子递给李隆基,李隆基漫不经心的翻着看了起來,本來微笑的脸色越來越差。

    终于,李隆基怒了,一把将手中的本子摔在桌子上:“李杰!你这个河南尹是怎么当的?手下人出了这么个蛀虫,居然毫无知情,若不是他脑子发热据城而反,怕是你现在还不知道。你真是太让朕失望了!”

    刘昊低着头,心里翻江倒海的,娘的这李隆基的脾气怎么这样?不是说大人物都是喜怒不形于色么?刘昊无意中看到高力士在给自己打手势,居然是让自己安心。李隆基就要咬人了,老子怎么安心?

    李杰跪倒在地上,不住的磕头:“臣死罪,臣死罪……”

    李隆基恨铁不成钢的看着他:“出去吧,回去反省去。四品大员,居然连个七品小官都管不了,还真有你的。”

    等李杰心惊胆战的出去后,李隆基突然笑了:“这个李杰,就是缺少一点儿杀伐果断的气魄。”

    刘昊心里嘀咕道,你倒是有杀伐果断的气魄,把他赶出去现在屋子里就剩下老子了,想怎么果断呢?

    李隆基看着刘昊笑着说道:“志才,怎么如此紧张?说起來你还是朕的妹婿,都是一家人,别这样生分。高力士,上点酸梅汤,朕口渴了。”

    、等高力士出去后,李隆基叹了口气:“你的所作所为,朕心里一清二楚。你真的认为鸿儿能承受这个担子?”

    刘昊说道:“陛下这么说就不对了,沒有谁天生就会什么,这都需要锻炼和磨砺的。李鸿皇子自从來到洛阳之后,整个人变了许多。以前确实略微有些书生意气,不过现在好了不少,人也开朗了很多。现在他在洛阳城中负责着全城改造的技术工作,每天早出晚归的,虽然辛苦,但是他觉得很充实,也学会了很多。”

    李隆基一听很好奇的问道:“他都学会了什么?说來听听。”

    刘昊笑了笑:“我也不是很清楚,那天他给我说,从來沒有这么认真的关注过一座城池,越研究里面的道道就越多。一座城池,不光需要护城河和城墙,还有各个部门的布局,道路的宽窄等等,里面需要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每天晚上他都熬夜在试着设计城池。”

    李隆基扶着胡须:“设计?设计那个做什么?”

    刘昊说道:“我只是随口那么一说,给他说假如在边关用水泥快速筑成,该弄多大的,城墙多高的,里面怎么布局。然后他就迷上了,每天晚上对着图研究。”

    李隆基好奇的看着刘昊:“那你说说,边关的城池和中原腹地的有什么不同。”

    刘昊挠挠头:“陛下你这是为难我。不过既然陛下问了,我就斗胆说说我的看法。边关的城池,主要是为了抵抗外族入侵,驻军是首要的安排。所以在边关筑城不需要太大,但是一定要容得下驻军的数量,甚至还要有和外族交易的能力。另外就是要储存够大军用一定时间的食物武器等等。所以边关的城要小,布局以驻军为主。”

    “中原腹地的城池相反,需要大点儿,驻军已经不是首要问題,而是成为一城一地的经济政治中心,是某个地方稳定的基石。布局也是以居住为主,驻军其次。”

    李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