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少年懵懂求甚解(第1/3页)  医门仙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提到中医的医术,大伙都会想到经络穴道,但是很少有人明白这些所谓的经络穴道是怎么标注出来的。如果说经络穴道都是自己看见的,你能相信吗?

    只怕很多人都不信。

    还别不信,这经络穴道之说,真就是医家前贤看到的。古籍有言:“内景隧道,唯静坐者可察知。”这话什么意思?翻译成现代语言的话,那就是经络穴道,只有能收心入座之人可以清晰察知。

    也许很多人听到这里,就会觉得这肯定又是那些玄玄叨叨的东西了,其实不然,无非能真正做到的人太少了而已。这是现代学东西的人的一个不太好的习气,只要自己做不到或者无法用现代仪器来测定,那就一概斥之为迷信。甚至学界有不少所谓的专家总在叫嚣着取消中医,对于中医所取得的实在疗效,却是视而不见。

    对于这些个现象,杨教授痛心疾首,在听到某些人说什么废医存药的说法之后,老头子勃然大怒,拍案而起:“既然承认中药有用,那就得承认中医理论的用处,要不然,你怎知道这方子是怎么开出来的,有什么根据?喝了几天洋墨水就忘记了谁把自己生出来的,一帮数典忘祖的东西,幸亏抗战只打了八年。”

    这话可骂得够狠的,数典忘祖,那不就是叛祖卖宗吗?这还不是私下发牢骚,就是当着一帮专家的面。果真是骂人专揭短,打人专打脸,从此以后杨济时的暴脾气就闹得天下人皆知了。但是骂归骂,牢骚归牢骚,中医式微是不争的事实,这让老人家既痛心也无奈。

    就比方说眼前这帮学生吧,有几个是真心来学医的?大多都是因为实在考不上别的院校,这才无奈之下选择的这个专业,说穿了就是混张文凭而已。不过郁闷归郁闷,该教的还是要教,对于医道传承的将来,老人家只有祈祷上苍开眼了。

    对于杨教授开篇提到的内容,除了三个人深信不疑之外,其余的同学也就当做天书听了。笑话,自己都看得见自己的经络血脉,骨骼肌肉了,那还要X光机来干毛?林易玄和程心玄定然早有这个境界,这些个内容不过就是温习温习理论而已,倒说不上什么信不信,因为对他们来说,就是自然而然的结果罢了。丁逸则是需要求证这个境界,连僵尸阴神都见过了,有这碗水垫底,哪怕马上跳出个神仙来,他也不会感到有多么奇怪。

    就这样,丁逸有事没事就去找杨教授问一些学习上的问题,韩愈说得好,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没有哪个老师会不喜欢勤学好问的学生的。就这么一来二去的,杨教授就记住了这个老爱来打断自己研究的学生了。

    为什么丁逸一直没提出自己的问题呢?这是因为林易玄的原因。之前林易玄告诉他,修行人交往,对于自己的境界感悟可以拿出来分享交流和印证,但是独家修行秘法却是不能轻易拿出来的,除非是自己的徒弟。

    丁逸不确定杨教授是不是真的就有这个境界,但是也不好轻易开口问。终于有一天,杨济时问他道:“小丁,你这段时间没事总是来找我,可每次都好像话到嘴边却被什么挡回去了,你到底想问我什么东西?”

    果真是老而不死是为贼,眼睛毒得很,丁逸那点小九九早被老头子看在眼里了,暗暗吐了吐舌头,丁逸这才结结巴巴地说出了自己的来意,又特别点出了那“内景隧道,唯静坐者可察知”的话。

    “你想问的就是这个?”很显然,杨济时对丁逸的问题很意外,还从来没人问过自己的问题,哪怕是自己带的研究生。

    “这个问题已经卡了我近两年了,一直不得要领,所以……”

    丁逸话没说完,杨济时一下子坐直了身子,打断他道:“卡了你两年了?!”说着上下打量了丁逸好一阵,这才道:“真没看出来,你小子竟然修有内家功夫,哈哈哈,好好好……”杨济时一连说了好几个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