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5章 番外五再回长安(中)(第2/3页)  世家再醮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了儿女。

    几个侄女的婚事,她也早在书信中便知道了。

    崔蕙娘嫁入河东柳氏——虽说同为河东三著姓的柳氏、薛氏并不如裴氏那般蒸蒸日上,但也是一等一的世家名门。且百余年后的唐宋八大家柳宗元便是河东柳氏子。崔家人千挑万选,相中了柳氏东房的嫡支嫡长子。崔蕙娘与那柳氏子见了几面,双方都有意,这才点头答应了这桩婚事。两人如今琴瑟和鸣,很是恩爱,目前已经育有一子一女。

    崔芝娘则成了王家的媳妇,嫁给了王昉。因两家是亲上加亲,两个孩子幼时也曾见过,彼此都很有好感,小日子过得更是十分甜蜜。最近,他们也刚刚得了长子——这也是王家的嫡长曾孙。王奇与李氏终于做了曾祖父曾祖母,自是欢喜无比。

    崔英娘刚到了及笄的年纪,正在相看之中。因崔蕙娘、崔芝娘的前例,清平郡主也有意让她低嫁。毕竟,如今崔家完全不必靠着联姻来巩固自家的权势,也很不必因姻亲关系太过错综复杂,反倒让旁人多想。

    说话间,她们便来到了内堂。王玫遂一手牵着崔菀娘一手牵着崔思,快步走进去,给坐在长榻上的郑夫人、真定大长公主行礼:“儿见过阿家、叔母。”“儿(孩儿)见过祖母、叔祖母。”

    时光冉冉,也不过是让郑夫人与真定大长公主脸上多了些许岁月的痕迹罢了。她们的气度反倒更加雍容且平淡,笑容也因惊喜之故显得格外令人动容。“赶紧些上前来,让我们好好瞧一瞧!”“这便是宝娘和阿茗么?好孩子,祖母还不曾见过你们呢!”

    郑夫人与真定大长公主一人揽着一个,慈爱地摩挲着两个小家伙的脸庞。王玫笑嗔道:“有了宝娘与阿茗,阿家、叔母就将儿忘了个干净。看来,儿果然是离开得太久了,竟然失宠了。”

    闻言,郑夫人笑道:“你也过来让我好好瞧瞧!”

    真定大长公主则斜了她一眼:“都多大的人了?还吃孩子们的醋呢。”

    王玫便依言过去,依偎在她们身边,说起了一路旅途上的趣事。带着两个孩子上路,走了两千多里,自然是充满了故事。郑夫人与真定大长公主都被她逗得笑了,又追问了好些她曾在信中说过的事。崔菀娘、崔思听得这些趣事都与自己相关,时而涨红了脸,时而又彼此对视暗自互相开嘲讽。

    因到得长安时已经是下午,夜幕很快便降临了。赶在用夕食之前,王玫见过了侄孙、侄孙女们,都一一给了丰厚的见面礼。年纪最长的侄孙,竟比崔思都大了两岁,唤叔父时脸都红了。崔思倒很是淡定,也似模似样地给了见面礼,看得郑夫人、真定大长公主、小郑氏、清平郡主、李十三娘等都忍俊不禁。

    用过了夕食之后,郑夫人与真定大长公主也仍然舍不得将她们母子几个放走。

    “九娘你回点睛堂去。”郑夫人道,“我将宝娘、阿茗留下来陪我住几天。”

    真定大长公主也道:“两个小家伙陪完阿嫂,便过来陪我。我那边可是寂寞得很呢,许久都没有阿茗这般大的小孩儿了。”

    王玫无法,只能叮嘱崔菀娘与崔思几句,便回了点睛堂。一路上,她又与清平郡主、李十三娘诉了些离别之意,并邀请李十三娘明日一同去王家。李十三娘也很是想念女儿与外孙,自是欣然答应了。她的嫡次女崔茉娘生得十分娴静,年纪只比崔菀娘大半岁,也要求跟着一起去。

    回到点睛堂后,王玫又询问崔简最近在他身边发生的事,以及他的打算。崔简一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一答了:“原本想着县试时下场试一试,但回忆起阿爷之前的评断,便不想妄动了。我还欠缺了阅历,待合适的时候,再约着四阿兄、王二郎出门游历罢。阿韧似乎也想跟着一同去。”

    “出去也好。”王玫道,“阿兄在杭州,八郎去了洪州,你们都尽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