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58终试通关(第1/2页)  瓷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抵达鄱阳以后,朱见濂径直回了王府,而马宁则带杨福去了世子的一处别院,地段偏僻,距淮王府有六七里远。

    马宁亲自安排好杨福的衣食住行,在杨福的感激涕零中离开。待回到王府,正欲向朱见濂禀报时,却见世子凝神遥望,杯中的茶汤已是凉透,还未曾碰过一口。

    瞧着马宁进屋,朱见濂唤他过来,吩咐道:“你去查一查那个杨福,是哪里人,家中有谁,做过何事,细细打听清楚。此事不要惊动杨福,也不要传到父王的耳朵里。”

    马宁一一答应,领命而去,朱见濂这才缓缓坐下,端起桌上的冷茶喝了两口,不小心灌入两片涩然的茶叶,顿觉头皮发麻,伴随而来的,还有心中的悸动。

    杨福这样人,是一颗上好的棋子,但能不能为他所用,又被他用得好,朱见濂并没有把握。这人就像一把淬了毒的剑,不知会刺向何人,但刺或不刺,全凭朱见濂自己决定。

    四年前的旧日恩怨,亲生母亲的倏忽而逝,他散漫迷惘了这样久,终于找到了向前的劲头。如同沈瓷身负着父亲的心愿,他也得利用杨福这个切入点,去承担需要承担的东西。

    御器师终选的日子很快到来,由八位高级御器师亲自出面,挑选具有资质的人选。

    候选者中女子唯有二三名,沈瓷因着初试的事件,可谓饱受议论。因为李公公不介入终试,许多人等着看她好戏。重男轻女的思想终究根深蒂固,就算沈瓷同他们没有仇,也免不了一番奚落。

    终试规定了必须做青花瓷,但器型和图纹不限,每个人自带图纹样板,自由发挥。这次的时间比初试宽裕,沈瓷最擅长画瓷的环节,因而花了一整日,才在宣纸上绘制出了一幅梅竹寒禽图,并在想象中将画作投于瓷上,亦觉适宜。

    所有的候选人进入制瓷间,落座后,先用统一配好的瓷泥进行拉坯。替沈瓷摇杆的是殷南,两个人已经配合出默契,很快便进入状态。

    沈瓷揉压泥团,依次将空气从胚料中挤出。搓揉成长条形后,再竖起压短,随着旋转慢慢揉捏。

    她这次拉出的是一件梅瓶,造型优美,比普通盘碗的难度高一些。小口短颈、瘦底丰肩,轮廓一点一点在她的指尖凸显。由于梅瓶上部重大,下部窄细,容易倾倒,沈瓷在即将成型时,还巧妙地将瓶体下部加厚,提升了重心,使其不易碰倒。

    旁人看得惊诧,没想到这姑娘居然能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有这样大的进步。待梅瓶成型,更是频频引来侧目。自明朝永乐以来,梅瓶多是雄健敦厚,富有男性特征,但此刻沈瓷手中的梅瓶,却是挺秀俏丽,恰似美人的盈盈身形。

    有高级御器师从旁侧探看,路过沈瓷时,目光稍稍多停留了几眼。梅瓶已经成型,就在旁人以为沈瓷要结束时,她却又沾了沾水,动作轻盈地在坯料上抹动着,两只手的四个指尖相对,继续朝里挤压,要将碗壁变得更薄

    这样的拉坯手艺,在御器厂虽然称不上出此言,周围人不禁心头窃笑,皆以为沈瓷已被淘汰。谁料沈瓷听着听着,脑海中猛然窜出与小王爷初见时他说的那番话,竟是张口顶撞道:“工艺是很重要,但不能过于强调工艺性。徐尚先生,您想想,为什么朝廷不让景德镇自己绘制瓷器图样,而一定要让远在京城的工部绘制呢因为,工艺是可以学的,但画家本身对于意境氛围和绘画精神的把握,是工匠学不来的。徐尚先生说我画得不错,是因为我并非单纯的工匠,可以变画为瓷,这并不多见。今日之事实属偶然,往后,工艺不足我可以学,但融画入瓷,并非人人可为。”

    沈瓷一口气说下来,结巴都没打一个,就像早就准备好这番话似的。

    徐尚听了她言语,沉默片刻,继而朗声笑道:“不错,说得有道理。”他用手指着沈瓷:“你的这番言论,亦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