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九章 群策群力(第2/2页)  中外英雄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罗荣桓基于这种一贯的指导思想,在曼生和继柳走后,又将一一五师和山东军区召集到他的身边,说:“咱民主民主,看这一次怎么的个转法和打法?”

    因为在一一五师有这样的习惯,所以罗荣桓只说了这么一句开场白,一场热烈的讨论便开始了。头一个发言的,当然还是李竹如。他说:“叫我看,该在欢墩埠上打埋伏——这有三个好处:第一……”

    李竹如的对头陈士榘把大手一摆:“你先別一呀二的好不好?不怕把嘴唇磨薄了?”

    李竹如仍是一副严肃的神态:“我需要讲讲自己建议的根据嘛!”

    陈士榘还是着急地:“用不上那些零碎儿!你打个题头就行了!”

    接着,旁人又另提出了主意——

    肖华说:“在枣树林里打伏击最好!”

    陈光说:“那个林子树太小,树既稀又小……”

    黎玉说:“政委,你们转移吧,拨给我几个营——”

    陈士榘说:“敌人五万多,拨给你几个营好干什么?”

    符竹庭帮腔道:“这个主意是危险的!”

    曾国华反击他:“危险和胜利是邻居!不包含危险的胜利是不存在的!”

    罗华生说话了:“黎玉副政委是请示首长的,你们乱插什么嘴?”

    朱瑞耐不住了:“争论固然好。可是,照这么个争法,争到猴年马月也争不出名堂来!千锤打锣,一锤定音——政委,就决了吧!”

    “这,还是看看再说吧!”罗荣桓犹豫地说。

    在这个不拘形式的讨论会上,各种各样的说法,冲击着罗荣桓的耳鼓。

    可是,尽管人们好象铜盆撞上铁扫帚,谁也不肯让谁,有时直争得脸红脖子粗,罗荣桓却是稳坐静听,一言不发。

    不过,他那一双豁豁亮亮的大眼睛,一直在闪射着智慧的光芒。他这副眼光,时而在这个人的脸上打个转儿,时而又那个人的视线碰个头儿,时而又把帽子往后推一推,低下头去,变成一副沉思的神态瞅开了地皮。叫人猛乍一看,就他对这讨论会毫无兴趣,目下正在研究脚底下那根草棍儿似的。

    其实呢?并不然!凡是了解罗荣桓的人,心里都很清楚——现在他正在仔细地倾听着人们的发言,咂摸着发言中的每一个字眼。而且,对大家正在讨论的问题,他的心里也已经有个谱了。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这句话,是**说的。几年来,荣桓始终把这句话记在心里。另外,他还从老毛那里学来这么个习惯——每当自己想出一个什么方案之后,总是自己再想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推翻它,当他自己实在无法把它推翻时,他就召集一些人来,让人们无拘无束而又认真细致地议论一番。

    好让自满者受益,不自满者博闻。罗荣桓所以习惯于用别人的看法和想法来校正自己的主意,不光是因为他具有谦虚谨慎、严肃认真的作风和品德。而且,还是出于他那种发自内心的对革命事业的强烈责任感。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