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9章 人心(第1/3页)  欢喜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夏恭人如同忙碌的小蜜蜂,挥舞着八卦的翅膀飞到夏家,带来了鲁安侯府最新的消息,“和离了!这样给夫家断子绝孙的媳‘妇’,哪家敢要?诶!要我说,和离才好!这和离了,鲁安侯家不至于绝了后!鲁安侯世子也能正正当当的生养几个儿‘女’,以后儿‘女’满堂,方是福分!”

    夏老太太道,“真是什么样的怪事都有,世上竟有这样的‘女’子。”

    “婶子,这就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了。”夏恭人将嘴一撇,说的愈发来劲,“更令人称奇的是,做了这等忤逆不孝的事,鲁安侯世子夫人还不觉有错,听说世子要纳小,她先委屈的什么似的,张嘴闭嘴要和离。永安侯府离了她难道就不成了?她一说和离,人家鲁安侯府立刻允了,和离书一出,就是后悔也没地方后悔去。”

    夏太太道,“和离什么的也忒没情分了,男人纳小而已,她仍是正妻,以后妾生了儿子抱在跟前养,跟自己生的是一样的,怎么这样想不开?”

    夏恭人笑,“这谁知道?如今鲁安侯世子和离,这样显贵的身份,帝都不知多少人家都盯着世子夫人的位子呢。谁还有空去管孟氏如何。”鲁安侯世子原配姓孟。

    赵长卿曾与夏恭人有过口角,实在没共同语言,听了一耳朵便称病回自己院里歇着了。

    见赵长卿走了,夏恭人皮笑‘肉’不笑的对夏老太太夏太太道,“阖帝都,再找不出像婶子和弟妹这样疼惜媳‘妇’的人了。”

    夏老太太笑,“一家子住着,她们小年轻的,是得多疼着一些。”她倒是想摆摆太婆婆的谱,奈何赵长卿没给她这机会,太婆婆的谱摆不出来,夏老太太只得“慈善”些。

    夏太太一‘门’心思的寻思给夏文纳小的事,对于夏恭人话中带话,只当未闻罢了。在夏太太看来,侯府出这样的事尚不能容,她也只是想抱孙子而已,夏文有了儿子,长房便有了后,不只是对祖宗有个‘交’待,就是赵长卿日后百年,也有了一辈子的依靠。

    就听夏恭人继续道,“这帝都城最贤惠的人是谁?非宁安侯夫人莫属。宁安侯夫人也无亲子,将庶子养在跟前,教导的别提多用心了。宁安侯世子非但文武双全,人也是出了名的孝顺。非有宁安侯夫人这样的嫡母,教导不出这样的儿子来。宁安侯夫人出身不显贵吗?那是太后娘娘嫡亲的大姨母,到了太后娘娘面前也有个座的人。”

    夏太太的心立刻又活动起来:是啊,太后的姨母都这样,她给儿子纳个小,并不是要离间儿子媳‘妇’之间的情分,就是给儿子留个后罢了。将来赵长卿用用心,孩子还不跟亲生的一样。

    这样想着,夏太太愈发安下心来。

    夏太太的脾气并不似夏老太太,有了事先乍呼的全天下皆知,夏太太是沉默稳健的‘性’子,她素来是先将事情大致心里算计好了,再闷不吭气的去做。

    夏太太心里有了主意,且丈夫也是同意的,她想着,‘女’儿与赵莲都同李念琴说得来,只是还差个将人请到家的理由。夏太太想着,‘玉’自从去宋侯府看了福姐儿新收拾的院子后,很有几分羡慕。夏太太命人找了夏‘玉’过来,笑道,“‘女’儿家是娇客,娘家不疼你谁疼你。你要是想重新收拾院子,我拿出百十两银子来也足够了。”

    夏‘玉’很是惊喜,问,“娘说的可是真的?”她娘平日里极是节俭,若是做衣裙买钗环,求一求她娘或者是肯的,但收拾院子什么的,她娘不一定乐意。不想母亲主动提起,夏‘玉’焉有不高兴的。

    夏太太便又说话了,“这事,‘肥’水不流外人田。与其找个不认得的,还不如找咱家相熟的,你不是跟李姑娘素来‘交’好么,请李姑娘过来,你们商量着,看怎么收拾你那小院子。若有什么移树栽‘花’的活儿,只管给李姑娘安排人手来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