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四章 另外的眼睛(第2/3页)  穿越之玩转新民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愿意,但是薛桥认为,只有加大对外贸易,才能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而范宇所担心的是,自己已经把汉中建设成为一个超现代化的城市,一旦开放了,太扎眼,怕是引起周围的人不满,眼红。到时候苍蝇蚊子一起涌来,自己怕是要被他们生吞活剥了。可是,薛桥一句话就把范宇的问住了,究竟是为了保密还是要自己的钱袋子涨起来?得,还是先让自己的钱袋子鼓起来再说吧。范宇最终决定,采取逐步开放的方式。并且,还要设立海关,便于监控。

    就在范宇大刀阔斧的对汉中进行改革的时候,他的行动也开始受到关注。这里不是说的蒋介石,阎锡山,日本人,而是另外2双眼睛。这2双眼睛在欧洲,那是怒目而视。而在中国,他们不仅仅要怒目而视了,还要同时盯着同一个目标——奇怪的汉中。

    首先进场的,是一直在蒋介石身边担任军事顾问的德国人汉斯·冯·西克特。西克特因为是蒋介石的军事顾问,所以他能轻易的了解到中**队的动态,特别是蒋介石的精锐中央军,那些徳械师,基本都是他一手造就的。所以当范宇的部队出现在上海前线,使用大量德制装备,在战法上却有不同于德军操练标准的时候。西克特惊讶的合不上嘴,他知道,这绝对不是蒋介石的部队,那么他们是从哪里掉下来的?

    当西克特向蒋介石提起这支部队的时候,蒋介石回答的很干脆:不知道。怕是哪个地方军阀模仿中央军而建立的吧,蒋介石还表示,关于这个部队的情况,已经让戴笠去查了。西克特随即要求将调查的报告随时抄送一份给自己,蒋介石很爽快的答应了。

    作为一名德**人,严谨的西克特自然不会仅仅通过文字的报告来了解一支部队,他派出了自己的副手耶尔格,负责跟踪此事。遗憾的是,这个部队保密非常严格,别说是外国人了,就是中国人,他们都抱着一种小心的态度。上至军官,下至普通士兵,几乎很少谈及部队的任何情况。耶尔格得出的结论是,这支部队的士兵素质非常的高,他们都是职业军人。可这就更奇怪了,要知道,中国的兵员素质很差,就算是政府中央军里,能算做精锐部队的也只有寥寥的几个师。而这支部队的素质不止高于这些精锐师一个等级,恐怕就算本国的部队,也有过之而无不及吧。

    再看这些装备。虽然士兵们守口如瓶,但是部队总要作战吧。耶尔格总是带着人,远远的跟在这个独立38旅的后面,我不问,我看总行了吧。当然,这个38旅的人也不反对,似乎只要你不去胡乱打听或者干涉他们的事情,他们也不介意你在后面跟着。战斗一开始,独立38旅的真正面目就展现无遗。德制75毫米野战炮,37毫米反坦克炮,20毫米轻型高射炮,更不用说98毛瑟步枪,甚至小到士兵头上顶的头盔都是德制武器。耶尔格自认为在中国的德制武器自己是了若指掌,因为几乎中国进口的所有德制武器装备都要经过他的手。那么这些东西又是从哪里来的?难道是哪个军火商背着国防部偷偷的出售武器?那可就不是一个小事情了。

    但是,更奇怪的事情还在后面。作为武器专家的耶尔格很快就发现了,独立38旅大量装备了一种冲锋枪,而这种冲锋枪却是帝国正在研发的武器!这简直就如同一记惊雷在耶尔格脑袋里炸响,中国有句俗话: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作为武器专家的耶尔格知道,如果帝国研发的武器尚未成型时,却被另一个国家抢先制造出来,还投入了实战,那说明这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层次。如果这个国家是美国或者英国,耶尔格觉得还能接受,对于中国,耶尔格觉得中国人有很好的模仿能力,山寨他国武器到还可以,要说研发,耶尔格觉得真是打死我也不相信。可事实却又摆在面前,让耶尔格无法反驳。

    耶尔格对这款冲锋枪产生了极强的兴趣,对独立38旅的士兵软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