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2章 大移民计划(下)(第1/2页)  明末金手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有人说蒙元的好处就是提高民族的融合,提高民族的团结性。

    恩,感觉就像是被欺凌了的小妇人,在对邻居解释那个男人其实是自己的丈夫一般。毕竟被人强上了难免不好意思,若是还生下了什么那就更沒脸见人了。索性告诉大家‘这是我的丈夫’,所以哪怕是生下了什么,也是我和丈夫爱的结晶,是不限民族的!

    这个姑且不深入讨论,但不得不承担,当年的蒙元的版图的确很大。尤其有一支部队,來到过云南,并一直驻扎在那里。他们的确是加速了当地民族的融合,同时也把蒙古的一些生活习惯给带到了云南。时至至今,云南依然或多或少的保留着蒙古的一些习惯。

    在公元1636年的春天,这里迎來了一批远來的陌生人。在各地的村长和镇长的陪同下,在这片大地上安定了下來。

    “老村长,这些來我们这里住下來的,怎么感觉和汉人不太一样啊?”在某个汉族和少数民族混居的村庄里,一位少数民族的同胞,正在向老村长询问到。

    “他们是北方鞑靼内附的鞑靼人,当然说鞑靼人你或许会有点陌生,实际上他们就是蒙古人。”老村长解释到。

    “啊?这蒙古人怎么跑來我们这里定居啊?”不仅仅是少数民族的,就算是汉人也有点担心了。

    毕竟他们也算是属于南方人,身材比较矮小。而蒙古人一个两个人高马大的,站在一起对于云南原住民,尤其是男性來说亚历山大。更别说,数百年前,蒙古一度统治着华夏,其中包括了云南。

    “这是陛下的意思,他们已经南下归附了我们,愿意遵守共和国的法律,积极履行一名公民的义务,所以他们获得了在共和国定居的权利。但是北方按照朝廷的规划,人口已经饱和,所以就迁移到了我们云南來了。”老村长多少知道一些内情,故而也算是非常自豪的解释到。

    “可是老村长,我听说蒙古人都是吃人的……而且无女不欢又不尚婚嫁,往往都是在路上逮着一个女人就往上了。”有一些比较八卦的村民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那是以前,别说他们已经加入了共和国,必须要遵守共和国的法律,他们敢这样做难道就沒警察处罚他们?再说以前那些传闻不过都是老一辈吓唬人的,就算是,这几百年來鞑靼人也有婚娶,也重视血统的传承问題了。”老村长连忙解释到,这可是他的政治任务,若是处理不好他要升迁只怕是无缘了。

    在村长好说歹说之下,村民们暂时接受了这批人的存在。其他地方多多少少也存在这样的疑虑,但在各级主管的主动调和下,双方暂时沒有发生任何不高兴的事情。

    不多时,在云南省政府的提议并且拨款下,数十个国营养殖场被兴建起來。不仅仅养猪,也养羊和养牛。当然,自然也少不了云南最出名的滇马。而这些养殖场的主要工作者,就是來自这些移民到云南的鞑靼人。

    以前他们就是通过放牧來交换生活用品的,不过从放牧到正规的养殖总还是需要一定的培训。所幸他们本來基础就不错,很快就适应了下來,并且非常高效率的在养殖场工作起來。

    有个别不愿意进入养殖场的,也可以耕种或者伐木,反正云南空出來的职位很多,政府愿意负责他们的技术培训。但若是这样都不学习的,那就对不起,政府不是慈善机构,仁至义尽若还不领情,只能驱逐出境。

    蒙古人和当地的居民一开始都是各忙各的,所谓的交易也是在各自的小圈圈里进行。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发现对方的生活方式里面,都有自己的影子。故而慢慢的就有了话題,有了话題就开始交流,然后开始成为朋友。这时间久了,蒙古人就顺利的融合了进來,并且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另外还有一批汉人,自然也被移民到了这里。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