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章 神迹现长安(第1/3页)  明末金手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首先,作为一个现代人,张弘斌实在是沒办法忍受沒有电的日子。

    不过第五层的大众区里面有着许许多多先进的生活器具,用的还是干净无污染的太阳能,所以好歹是让他家提前进入了电气时代。只是这些电器隔两天就要拿出去晒晒,毕竟都是山寨货嘛……电池储量不够大也是情有可原的。

    随着一组又一组的水力发电机被他在空间里面购买出來,消费额的确沒有提升多少,至少速度非常缓慢真是必须的。但是买出來的发电机,已经基本上可以满足长安几条主干道的用电需求了。

    毕竟是比较落后的水电机组,所以不可能大规模投入使用,这个不划算,但在几个临水的大城市使用,作为一种文明的象征,这还是可以的。毕竟大秦有而大明沒有,看起來就显得大秦更像是上天选定的势力。

    扣除主干道用电问題,电力多少还有点剩余。单独用于一座住宅的话显得有点多,毕竟只供应照明。但若是供应一个区的话,又显得少,毕竟电力也沒有多少,分散太多电压就不够了。

    张弘斌只能够找來议员,甚至把朱存媛和老木头也叫了过來,围绕着电力使用问題进行讨论。

    至少,他一开始是那么考虑的。

    直到他到达了办公室,才突然意识到,行政中心这里还沒有安装电灯。而这里的范围,比宅子大也比小区小。

    所以,一开始的主題就变了,变成了水力发电机组的介绍,并且具体如何落实使用的会议。

    电力,这点朱存媛不陌生,甚至所有到过张弘斌家里的人都不陌生。这是一种特殊的能源,可以通过热能來转化,也可以通过风能和太阳能进行转化,甚至水流也可以。而电本身,就是天上的雷电一类的东西。

    一开始觉得稀奇,之后明白了,理解通透了,就释然了。

    只是发电机什么的,谁也沒办法造出來,哪怕张弘斌慷慨的把家里的电器,尤其是太阳能板分出去给老木头研究,他也研究不出个所以然來。这点张弘斌自然是知道的,但若是不给,老木头只怕是不会服气的。

    张弘斌家使用电力,但太阳能板如何发电的,谁也不知道。火力风力也可以发电,但怎么发电的谁也沒有概念。如今出现了水力发电机组,拆开之后研究研究,或许会有收获,这是老木头的说法。

    为了这个,张弘斌不得不拨出去五台机组给他去研究。

    在研究出來之前,如何使用的问題,大家也开始讨论。最后也不需要废话,兴建一批水力发电站那是必须的。

    秦地的百姓,对张弘斌非常的拥护,眼看冬季沒什么事情可做,张弘斌发动了五万群众去建造水力发电站,工钱给得也挺足的。百姓们一则对张弘斌非常的尊敬和崇拜,二则听说建好之后对长安城的繁荣可以有很好的促进效果。

    五万群众,都是满怀着热情去建设这些水电站。建设材料主要是钢筋混凝土,水泥和合格的钢筋在超市里面购买,账面自然走的是政府采购。今年的税收又创新高,奢侈一些还是可以的。

    尤其是投入了大量的三轮车,运输变得快了不少。这玩意很快也通过了军部的采购提议,至少三千辆,连同配套的维修工具,直接送进了各地的军营。这玩意作为运输工具,比公鸡车或者牛车快了许多,就是运得少了点,而且爆胎之后需要更换车胎。

    一帮人加班加点,齐心齐力好歹是在新春到來之前完成了指标。

    同时,老木头多多少少也研究出了水电机组运转的奥妙。但也只是如何运转的问題,原理他还不懂,毕竟他不是理科生,对电力的转化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

    沒关系,只要可以知道如何运转,就差不多可以检查一下故障的发电机组。

    是的,张弘斌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