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小喜带着儿子去了一趟喜乐寺结果回来变成了一个预备小和尚。
柳家众人不知道喜乐大师是否真的觉得他家孩子有慧根,能否变成高僧。他们更愿意相信是杜小喜为了他们不再和她抢孩子故意骗人的。
不管真相到底如何,如今小繁荣是一直养在杜小喜身边。
大概是娘胎里睡多了,原本不吵不闹的小繁荣生下来后简直是个磨人的小妖精。
小小个娃嗓门大的和他四岁的亲哥有的一拼,明明不会爬不会坐早晨醒来系的紧紧的包被都能被他挣的七零八落。杜小喜已经可以预见他再大一点点会多难伺候。
小星星对于弟弟很是稀罕,趁着杜小喜不注意已经把弟弟研究个遍。原本最喜欢出门玩耍,现在是天天跟在杜小喜身边围着弟弟转悠不带离开。
转眼到了九月里,柳垚在洪兴县任期到,柳大伯运作一番柳垚成功留在京都城了翰林院的一个小翰林。
关于柳垚到底是外任还是留在京中,在杜小喜不知道的时候家中还有过一次争论。
柳垚想带着杜小喜去任上,趁着年轻了解各地情况。柳大伯觉得侄子性子软,底下的州府内里盘根错节,他这个傻侄子若是一头子扎进去能不能全着回来都不好说。更何况若是他们两口子走了,侄媳妇根本不会把小繁荣留给他们,孩子再大点就和他们不亲了。
柳大伯是大家长,柳二爷知道哥哥的心思极力附和,柳垚独木难支直接被留到了京里。
柳垚等级不够,翰林院没有分给宅邸,就是有他们还是要回家住。
柳家有他们专属的院子,平时柳垚沐休都要带着媳妇孩子回来住一日,也不用怎么收拾杜小喜便直接住了进去。
柳大伯和大伯母把柳垚留在京中最大的目的就是和孙子培养感情,于是杜小喜每日都要迎接大伯母来她的地盘逗留半个时辰,柳大伯隔三差五也要喊柳垚抱着小繁荣去给他看看。
杜小喜行走在养儿日常的道路上丝毫想不到京中风云又起。
嘉元三十二年,帝令严查佛寺僧尼,禁止佛寺蓄养无度牒之僧尼。
这次的事情历史上称为第二次灭佛,为第三次灭佛拉开了序幕。
大商全民信佛,佛寺遍地,佛寺的地位虽因前些年嘉元帝下令僧人不得做官之后有所下降,但仍旧是百姓心中的最高信仰。
佛教地位崇高的经济基础是寺院经济,寺院经济的基础是大量的人口和土地,因着佛寺的特殊地位和特权使得佛寺名下的土地和人口不用缴纳户税粮税不用服劳役兵役,这种优待使得越来越多的百姓把土地挂名在周围的寺庙之下,也进一步步壮大寺院经济。
百姓们挂名在佛寺之下,使得大商的户税粮税减少,兵役劳役间隔太短让百姓们苦不堪言。
嘉元帝此次就是针对这些假和尚和假尼姑,顺便丰盈国库。
朝堂之上一片懵逼,老臣们实在想不明白陛下为什么好好的又看不顺眼庙里念经的和尚了。
不过看着嘉元帝越老越威严的脸,百官们也无人提出异议齐齐附和。
反正和尚们不会给他们送钱,多找出些假和尚,等着收税的时候他们也能跟着多赚些。
此时的他们无法想象半年之后,各地粮仓溢满,国库银钱无处存放的盛况。
嘉元帝选择严查假僧尼的时机选的非常好,最近两年除了少数地区发生涝灾,绝大多数都是风调雨顺粮食丰收。若是在灾害年间提出,等着僧人施舍活命的百姓绝对不会轻易附和。
年景好,百姓们手里有了余钱可以时不时给菩萨添点香油钱,而不是像以往那样等着寺庙的布施。
嘉元帝提出严查假僧尼,百姓们也跟着额手相庆。
凭什么他们在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