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章王元舌辩群儒(第1/3页)  穿越宋元当军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贾似道愤恨王元夺了他的圣冲,太后今天居然没有听从他的安排强行封伯了,贾似道在府内走来走去,他胆小如鼠,不敢战,一味求和打压敢战大臣,今年文天祥就会因为讽刺他被他罢官。

    这时候听说王元居然发表言论讽刺理学,然后心下大喜,决定给他个颜色看看,火炮可以算是奇淫技巧,那么抨击理学就是国家大事了。

    现在理学还没有明朝那样变为神圣,朱熹现在只叫朱文公,还没有成圣,成为朱子。所以王元去批评引起诸多理学名士不满,但是倒不会有很大的动作,这个环境就比王阳明传道的环境强多了,王阳明时期正是理学统治时期,可以想象他的艰难。

    明朝中后期以后,理学式微,万历年间民风非常开放,非常的自由,可以说是万历几十年是中国仅有的真正盛世,皇帝不上朝,官员不管事,许许多多的禁止都消失了,民风更加自由,思想更加自由,金瓶梅就是那个时候的著作。

    杯深颜热城市远,

    却展空囊碧水前;

    酒人一见皆垂泪,

    乃是先朝万历钱!

    理学是禁锢国人思维的哲学,这个是毫无疑问的,明中后期理学式微,心学大胜出现了隆万盛世,真正的盛世不是征服无数国家的元朝,而是让百姓安居乐业的环境,万历盛世消逝之后不知道多少人垂泪,那个时候是中国历史最接近民主的时候。

    《樵史通俗演义》第一回:

    传至万历,不要说别的好处,只说柴米油盐鸡鹅鱼肉诸般食用之类,哪一件不贱?假如数口之家,每日大鱼大肉,所费不过二三钱,这是极算丰富的了。还有那小户人家,肩挑步担的,每日赚得二三十文,就可过得一日了。到晚还要吃些酒,醉醺醺说笑话,唱吴歌,听说书,冬天烘火夏乘凉,百般玩耍。那时节大家小户好不快活,南北两京十三省皆然。皇帝不常常坐朝,大小官员都上本激聒,也不震怒。人都说神宗皇帝,真是个尧舜了。一时贤相如张居正,去位后有申时行c王锡爵,一班儿肯做事又不生事,有权柄又不弄权柄的,坐镇太平。至今父老说到那时节,好不感叹思慕。

    而当时的那些首辅基本都是心学明家。

    这不说是心学的功劳,但是理学时期的封闭确实对民族国家造成的伤害恨到,明末颜习斋曾激烈批评:“朱子教人半日静坐,半日读书,无异于半日当和尚,半日当汉儒”并痛切地说:“今天下兀坐书斋人,无一不脆弱,为武士农夫所笑者,此岂男子态乎?”宋c明理学家重文轻武,从而给国家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颜元感到深恶痛绝,他气愤的说:“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矣。”

    此时王元已经与所有士子开始激烈的辩论,甚至许多理学大儒也参加进来,于是王元只好旗帜鲜明的打起了心学的大旗开始阐述自己见解。

    由于天色已晚,于是王元说道:“今日天色已晚明日太学我等讨论理学,心学之优劣,诸君以为如何?”

    虽然王元与所有人的见解不同,但是还道不了见解不同就是仇人的地步,所有士子还有一些大儒拱手告辞,约定好明日太学一起讨论。

    王元虽然与他们的见解不一样,经过一阵子讨论,王元当世奇才的名头算是立起来了。同时这件事也惊动了临安城所有大臣,因为王元的见解跟言论已经经过传抄,许多人都明白了,这并不是胡说八道,王元的说辞补充了陆九渊心学的许多不足,让很多大儒心下惊骇。甚至代表心学的象山书院都惊动了,决定明日去看看王元代表心学的讨论,这也是心学跟理学争夺正统的关键时刻,因为象山书院的山长发现王元的心学研究补全了陆九渊的很多不足,也有很多出入。

    第二日辰时,太学大院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