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8.捉虫(第2/3页)  大唐贵女沦落七十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也不怪崔楚依,以前的时候,家里的宅子都是空的,有仆人定时打扫,从来没有租出去过。就连店铺也是自家的店铺,自家的生意。

    两人聊会儿天,看会儿电视就分别去睡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赵崇光就带着崔楚依去了琉璃厂。

    琉璃厂位于西城区和平门外南新华街清初顺治年间,在京城实行“满汉分城居住”。而琉璃厂恰恰是在外城的西部,当时的汉族官员多数都住在附近,后来全国各地的会馆也都建在附近,官员c赶考的举子也常聚集于此逛书市,使明朝时红火的前门c灯市口和西城的城隍庙书市都逐渐转移到琉璃厂。各地的书商也纷纷在这里设摊c建室c出售大量藏书。繁华的市井,便利的条件,形成了“京都雅游之所”,使琉璃厂逐渐发展成为京都最大的书市,形成了人文荟萃的文化街市,与文化相关的笔墨纸砚,古玩书画等等,也随之发展起来。

    今天,赵崇光带崔楚依去的是一家叫“荣宝斋”的老店,既然是老店,自然经营许久了。荣宝斋原来是叫做“松竹斋”的,成立于康熙年间,甲午马年,也就是光绪二十年更名荣宝斋,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荣宝斋虽历经百年的荣辱兴衰,人事更迭,至今仍屹立不倒,乃是因为荣宝斋长久以来的诚心,不管在何种逆境,荣宝斋的掌权人从来没有贪过客户一样收藏。

    今天,赵崇光带崔楚依来这里是找这儿的一个姓李的鉴定师,和赵崇光的父亲曾是同学。

    “您好,您需要点什么呢?”店里的服务员看到赵崇光两人进门,连忙过来招呼。

    “我找李我看到他了!”赵崇光正要和服务员说话,就看到今天要找的人在里面坐着看报纸,就拉着崔楚依的手走了过去。

    “李叔。”赵崇光上前打招呼。

    “崇光来了啊!这是”李叔听到声音抬起头,看到了赵崇光和崔楚依,正要问话,发现了两人拉着的手,“这是你女朋友?”

    “是,李叔,她叫崔楚依,依儿这是李叔。”赵崇光介绍着。

    “李叔好!”崔楚依向李叔好。

    “好,好。”李叔是赵崇光的父亲赵修明的同学也是好朋友,对于赵修远遇难后,赵崇光的情况,李叔也听说过,所以,看到赵崇光谈了对象,确实真心为他高兴。

    三个人聊了几句,李叔问道“是小姑娘有东西要掌眼吗?”

    “嗯,李叔,你看一下,这个陶罐是什么时候的。”赵崇光把拿着的纸盒子放到桌子上,打开拿出陶罐让李叔掌眼。

    “口径宽而阔,其底部尖而锥,通体白色略现淡红,罐口有呈灰色的裂口,罐身有突起的细密炫纹图案。”

    “肩部刻:‘厨酒器容十斗,元狩二年’十字,隶书”李叔一边说着,旁边有一人拿笔记着。

    李叔看完之后,把陶罐放好,才说道:“这是汉武帝元狩二年的物件,厨房里用的东西。现在的市场价是十五万,小姑娘若是急用钱,看在崇光的面子上,我们可以按这个价格先收了,如果不急,半个月后店里有一场拍卖会,到时候可以拍卖价高者得,只是这陶罐不是热门藏品,价格不一定能上去。”

    崔楚依一听拍卖会要半个月后才开,就和赵崇光商量了,现在就卖给荣宝斋。

    东西放下,崔楚依拿了十五万现金也不敢在外面多待,直接就回去了。

    回去之后,崔楚依拉着赵崇光坐在沙发上开始数钱。

    “依儿,刚刚在店里你怎么不数,回来数什么?”赵崇光不明白。

    “你懂什么啊?在店里数?李叔在哪儿我一个劲儿的数钱?那多不礼貌。”崔楚依解释着。

    “可你回来数钱也没用啊,都到家了,钱不够难不成还能去要回来吗?”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